商業空間設計 宋毅融入時尚美學 文/袁世珮 |2024.07.30 語音朗讀 2890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現今設計軟體雖然很多,宋毅至今仍習慣手繪設計圖。 圖/宋毅設計提供多年來宋毅設計的心法由繁入簡,現在盡量用最簡單的方式,做出舒服、實用的作品。圖/沈昱嘉 生活規律的宋毅(右前),也享受與家人相處的時光,圖為宋毅全家福。圖/喜事國際提供宋毅設計的大食代(連鎖美食廣場)上海迪士尼店。圖/喜事國際提供樂於工作的宋毅從事室內設計30多年,圖為他設計的「小小樹食」敦南店。圖/喜事國際提供 文/袁世珮 從30樓的大面落地窗往外望,大半個台北市都在腳下,室內設計師宋毅怡然自得地泡著茶。眼前漂亮的家,是宋毅的設計,而他的勳章還包括全台、擴及中國大陸與新加坡的大大小小百貨公司、連鎖品牌,包括台北101和新加坡餐飲集團在內的200多個美食街,近80家金石堂、40多家鼎泰豐的商業空間設計。在商業空間設計領域堪稱「教父」級別,宋毅30多年的心法是:「我們最終還是要服務人,使用者還是最重要。」而樂於工作是他堅持不懈的原因。回溯起來,宋毅最早發現自己「好像對美術有興趣」,是小學二、三年級,那時全家住在南韓漢城(今首爾),因為姐姐捉刀的美術作業太成功,他被老師派去比賽,沒得名,卻覺醒了:「我畫的也不錯,比賽後就覺得我應該是會畫畫。」創業接案 忙碌緊繃宋毅小學五年級與母親和姐姐、弟弟移居回台,歪打正著顯現的天分讓他國中進入第1屆美術實驗班,後來保送復興美工,並在高二就兼差兼得順風順水,畫廣告稿、報紙稿,還曾替歐陽菲菲設計舞台,兼職太多,差點畢不了業。在這段過程中,後來的妻子馮亞敏出現,如今的她是喜事集團創辦人,代理眾多國際潮牌,被稱為「時尚教母」。宋毅25歲結婚,然後創業,成立工作室,彼時已轉向室內設計,理由是很務實的「室內設計利潤比較高」。最初是做住家設計,他最多同時服務3到5個案子,每個案子都很用力做,滿足業主各方面需求,於是自己很忙。磨練了一段時間後,宋毅又想了:「應該要找個方法讓業務不要這麼累但又可以做大。」他想通了,要做商業空間。如果創業初期的住家設計很累很緊繃,轉換路線的宋毅還是很累很緊繃,「那時候我做了大概台灣所有的百貨公司。」他說,那段時期,事務所的業務量很大,分早晚兩班制,午夜到事務所找他,他還在跟晚班同事一起工作。「那是公司人最多的時期,也是我生涯很黑暗的時期。」宋毅回想,事務所就在住家樓下,他每天只能偷空上樓吃個飯,晚上又忙到很晚,可能3、5天都見不到孩子。想法改變 縮減業務這段時期長達10年,他又想改變了:「第一個,陪不了家人;第二個,做商業空間有時候不是在做設計,比較沒有成就感。」尤其後者,面積大但設計時間短,又要配合業主的商業需求,有時候不像是他在做設計,甚至就跟著國外流行走,實在無趣。想通了,宋毅主動縮減業務和人員,保留可以一起走更遠的業主。這一路,宋毅的案子包括統領、明曜、先施等百貨公司與大型服裝店、連鎖店、髮廊、書店。鼎泰豐是宋毅作品中的另一顆珍珠。最初是宋毅要為信義路的金石堂改裝設計,建議在樓上做成具台灣特色的茶館。餐點呢?他觀察到隔壁鼎泰豐的廚房就在樓上,便提議在5樓打個洞「鑿壁取餐」。這個想法後來沒實現,但鼎泰豐的老闆楊紀華對宋毅留下了印象。沒多久,馮亞敏代理西班牙鞋品Camper,一併拿到新加坡代理。在新加坡辦晚宴,夫妻倆邀請楊紀華率5位師傅現場包小籠包,鼎泰豐一舉驚豔當地人,此後雙方合作愈深。考量需求 細節用心宋毅與楊紀華於公是好夥伴,於私是好朋友。他說,設計鼎泰豐的店面「要好用、快捷、清潔、舒服、降噪」,有很多消費者看不到的細節,包括為了收餐快,要設很多工作站;配合平均不到1小時的翻桌率,所以空間與家具的配置是很大的挑戰。40幾間店橫跨近20年,在設計上還是需要迭代更新。宋毅最喜歡的還是保有老味道的風格,即廚房在前面,如新加坡的鼎泰豐第一家店就有著開放的前後廚,看得到蒸氣在飄,師傅包小籠包的手、拿篩子甩麵的姿勢、水甩出來的弧度。多年來,宋毅設計的心法也有階段性變化,「創業之初會很用力去設計,但太用力,痕跡就太多了。現在是減法比較多,盡量用最簡單的方式,但是做出來的東西能舒服、實用、漂亮。」堅持手繪圖 心態正向樂在工作儘管現今的設計工具和軟體再多,宋毅還是堅持手繪,手繪幫助他腦中有畫面。但是,事業成功的另一個要素是心態好,面對客戶需求,宋毅自認:「我是鈍感比較重的人,不會折磨自己,我想得開。」宋毅與妻子一路相伴,都把工作當成玩樂。宋毅說:「我們想要做的事情一定要好玩才做。」樂在工作,所以他常把圖帶回家,多看一眼都可能有新發現,這樣他就會很開心,「不畫我反而覺得很不舒服。」但是宋毅說:「孩子都覺得媽媽的工作最快樂,沒有人選我,孩子覺得有記憶以來,爸爸都一直在桌上畫圖,這個工作好像比較累。」本來夫妻倆想的是兒子接媽媽的事業、女兒接爸爸的事業,結果全跑到媽媽那去了,他笑說:「我的接班人現在是我孫子。」孫子還不到4歲。在這麼潮的家庭,宋毅卻很強調傳承文化,過年一定親手包餃子,還要穿紅衣。平時一身總是穿著簡約風格,具時代感的川久保玲系列。現在的宋毅很悠然。早上是被孫子的到來喚醒,走路上下班,中午回家吃午餐,一天8千到1萬步,飲食節制,晚餐不吃,保養出時尚優雅的體格身段。上班也悠然。早上泡早茶,有時候太太會過來喝;與設計部討論一下,看看進度、看看圖,五點準時下班。這中間,他有時會寫小楷。喜愛泡茶 太太是知音喜歡泡茶,琢磨那多1克茶、多泡幾秒的差別,太太是最佳知音,她出國回來,就想先喝一杯他泡的茶,才覺得到家了,也只有她能立即喝出多了1克茶的不對勁。別人泡茶可能為紓壓,宋毅卻說:「我不需要紓壓,我太樂觀了。」宋毅的心態就很正向,自認幸運,做有興趣的工作,未來計畫還是要看老婆大人的,「是我跟著亞敏比較多,結婚以來都是她的計畫比較多。我是幫她實現、支持她的人。」至於自己,宋毅說:「反正我就一直做,在我對設計還抱著興趣的時候會一直做。」至少再20年吧,等小孫子長大。本版與聯合報「優人物」合作 前一篇文章 疾病傷人 鄭丞傑用不傷身方法治療 下一篇文章 蕭煌奇逆光飛翔 用音樂扭轉人生 熱門新聞 01【獻給動物朋友的詩】螳螂校長和他的動物學伴軍團2025.08.2802日本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中心 揭牌2025.08.2903新營講堂關懷長者 捐贈吉祥米2025.08.2804永續竹巨蛋 低碳建築新美學2025.08.2805寄生上流布穀鳥2025.08.2806南非杜省公會參訪南華寺 認識中國茶文化2025.08.2807隱藏地穴裡的風光2025.08.2908葡萄牙佛光人抄經接龍 傳遞吉祥2025.08.2909石岡熱氣球嘉年華2025.08.3010國際青年佛教學者論壇 法水寺首辦2025.08.2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看前輩搶救生命 魏國珍走向外科之路肺癌權威陳晉興 每年執刀1400台林彥雄行醫花蓮 從小鎮醫師到院長蔡景耀醫病醫心 助病人重見光明心放寬常感恩 隨遇而安珍惜當下自在人生下半場 秦漢享受一個人 作者其他文章最好投資是自己 李依錫造甜點界傳奇吳書原設計景觀 融入新荒野美學張清芳唱出從容豁達 歌壇東方不敗廣告人龔大中 用創意與社會對話科技人文學心 童子賢澆灌藝文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