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南北】蘭陽之鎖北關之美 文/張廷鋐 |2018.10.29 語音朗讀 2816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外甥以逗趣的姿勢與蘭陽博物館合影。圖/張廷鋐 於蘭陽博物館內遠眺龜山島。圖/張廷鋐 蘭陽博物館內的搶孤微展。圖/張廷鋐 文/張廷鋐 北關,一個位在宜蘭的地名,因位處山與海的夾峙之處而有「蘭陽之鎖」的稱號。早在清嘉慶年間即因地勢險要而由台灣府撫民通番通判高大鏞上書清廷以建關隘。 北關因北通三貂角、南可達烏石港,成為宜蘭當地的咽喉要道,歷代以來皆為戰略要衢,乃固守蘭陽之門戶;直至日治時期,因鐵道與公路的建設而將關隘拆除殆盡,以致今日全無遺跡可循。但,頭城分駐所興建期間曾於當地挖掘出古砲兩座,而且古砲砲身清楚落款:「清嘉慶廿二年所鑄」,因而足可見證北關建城之史。 北關,一個在地理課常常聽見的地名,與龜山島僅以一水之隔因而可以飽覽龜山島的全貌。前年農曆六月與家人遊歷北關,五點多即駕車抵達,往東方一望,龜山朝日的美景盡入眼簾;隨後於潮境公園享用早餐,配著節理規則的豆腐岩與家人訴說著垂直的節理易受風化、侵蝕的特性,在東北角實為常見。食畢,往附近的海蝕平台遠望,東北角常見的海蝕凹壁、海蝕門已不足為奇,因差異侵蝕而成的單面山乃是此地最顯著的「地標」;只是再往視線盡頭延伸,隱約可以看見遠方有著一幢建物與單面山相似,因而驅車前往。 擁有單面山、豆腐岩、海蝕平台等豐富地景的北關,宜蘭縣府早在民國七○年代即有籌建一所屬於宜蘭在地博物館的想法,於在民國八○年代歷經各方討論並與當時的台灣省政府教育廳著手籌設,隨後在民國九十三年動工,期間歷經整地、灌漿、主建築上梁而逐漸完工,以單面山為外觀的蘭陽博物館於民國九十九年正式開館。蘭陽博物館內館藏豐富,許多展物乃是博物館興築期間承接各地的古物而來,與家人到博物館之際恰逢「鸞堂文化展」、「頭城搶孤微展」,看展期間與館員攀談,得知館方每隔一段時日即以海洋文化、在地特色與文化為主軸而更新展覽。 一趟北關行,雖然無法親眼領略古早的關隘之美,卻可以看見位居地理要衢的北關的美;一趟北關行,飽覽龜山島的奇景,更領略太平洋的美,無意間遠望更可能發現鯨豚蹤跡;一趟北關行,可以賞單面山、凝視豆腐岩、遠望海蝕平台、見證大自然力量的浩瀚無垠。 玩得倦了,更可以進入以單面山為外型的蘭陽博物館,展館雖小卻能帶領入館者領略蘭陽之美,靜靜地坐在展館內品味館藏,除了增廣見聞更可以讓暑氣全消。 前一篇文章 【最美文房—安徽博物院典藏文房四寶特展】龍紋瓷硯.老虎紋玉硯 下一篇文章 【隨花集.紅樓夢】知情至性 那些為夢魔所魘的人啊!(中) 熱門新聞 01【閃文集】 駝峰天使2025.11.0402父親的山水2025.10.3103佛光會送家具至光復 助受災戶重建家園2025.10.3104魏碧糈 用茶講心教品德2025.11.0105印尼佛教大學教職員 佛光山佛學院培訓 2025.10.3106【遇見荷】 呼喚你的名字2025.10.3107【營養專欄】破解糖尿病飲食4大迷思2025.11.0108【墨香流韻】一筆清香 一念無塵 梅適情2025.11.0209社論--新台幣改版2025.10.3110梵蒂岡跨宗教對話60周年 教宗喜會中華人間佛教代表2025.10.3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翰墨天地】說事後話猶恐當局者迷【古堡麗影】倫敦塔:英國千年歷史活教材【書藝心語】失去未必是禍【大江南北】道法自然千年聖境:河南老君山【民俗資產】 山林守護者:阿里山受鎮宮【課本沒有的歷史】 孤軍營裡的疑案 作者其他文章【寰宇采風】 鶴岡名山: 羽黑山五重塔【台灣史話】大甲文昌祠【東瀛遍路】岡山吉備津神社巡禮【台灣史話】走讀三分埔松竹寺【府城巡禮】囝仔宮社與妙壽宮【寶島踏查】走讀歷史建築:南投稅務出張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