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雨江南,古都杭州──這座馬可波羅筆下所贊嘆的「世界上最美麗的華貴之城」,從古到今就集艷羨、稱譽於一身,除了豐富的人文典故、亭台樓閣、吳越南宋舊址……讓人目不暇給之外,「西湖」的瀲豔風光,尤其將杭州推向「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地位。
任何時候、不同季節的西湖都有她的迷人面貌,晴光照耀下,波光粼粼、光彩奪目;細雨濛濛時,眼前煙波浩渺、垂柳畫橋朦朧一片;一年四季走近西湖,都會為她清麗秀雅的山光水色深深著迷。
西湖是一首優美的詩,也是一部精采的寶典:歷代詩人名家在此地吟詠的詩賦與流傳的故事,讓她的建築和景色更加鮮活動人。唐朝詩人白居易曾任杭州刺史,一代詩人來到秀媚迷離的山水邊,怎能不留連再三而終生憶念?
孤山寺北賈亭西,
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
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
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
綠楊陰裡白沙堤。
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詩中的「白沙堤」意即「白堤」,走在白堤,眼望四周圍繞的山樹水影,恍若闖入畫中。讓人如畫似夢的美景與故事,在西湖是數說不完、觀賞不盡的。「白堤」之外還有「西湖十景」呢!
白堤東面,西湖十景之一的「斷橋殘雪」,日夜娓娓訴說著白娘子的千年幽怨:「想那日與許仙湖心相遇、雨中借傘,思忖著何不成就一段美好姻緣,以報前世那一命之恩,我也好了了心願潛心修煉酘酘原以為凡人好做;不想好事難成,為你捨修行、為你盜仙草、為你水漫金山寺,又為你懷下驕兒許夢蛟;如今你我心思各異相會在斷橋,許仙呀許仙!且問你明知我深情相許,又為何讓我被困雷峰塔日夜愁煎難熬、恨難消?」
白娘子的冤屈西湖最知曉,難怪無論清晨或黃昏,多是細雨絲絲、淚眼迷茫。那苦呀!只有長長的蘇堤細數得盡吧!
楊柳低垂、煙霧隴紗的「蘇堤」,貫通湖的南北,長達五里,遠觀近看,都是風姿綽約、風光無限。
柳暗花明春正好,
重湖霧散分林沙。
何處黃鶴破瞑煙,
一聲啼過蘇堤曉。
明‧楊周〈蘇堤春曉〉
「蘇堤」最美時刻在於早春的清晨,因此「蘇堤春曉」位居西湖十景之首。取名「蘇堤」,乃因她是北宋著名詩人蘇東坡所建,北宋元佑四年(一○八九年),蘇東坡任杭州知州,見湖中被葑草淤塞,遂動員當地二十萬百姓,將湖中淤泥取出以浚湖築堤。
蘇學士不僅文采冠絕古今,更因為樂觀曠達且貼近民情,所到之處魚樵、婦孺皆甚愛戴,每在貶謫地留下許多感人的「政績」,讓後人津津樂道。
「蘇堤」之築成,不只是西湖多了一處絕妙好景,也因此使得杭州地區不再受澇旱之災,杭州人民絕了後患、得以安居樂業,「蘇堤」之於西湖,別具有一番意義,西湖的美更因為有了這份人性的光輝而增添的她的熠熠光華。
蘇東坡也為西湖寫了一首膾炙人口的詩〈飲湖上初晴後雨其二〉:
水光灩瀲晴方好,
山色空濛雨亦奇。
若把西湖比西子,
淡粧濃抹總相宜。
話說白居易離開杭州之後,仍念念不忘於杭州,作〈寄題郡樓兼呈裴使君〉詩說:
官歷二十政,
宦遊三十秋。
江山風與月,
最憶是杭州。
以及〈杭州回舫〉:
自別錢塘山水後,
不多飲酒懶吟詩;
欲將此意憑回棹,
報與西湖風月知。
湖水是多情且富靈性的吧,因而以最綺麗的風月山川感念詩人的頻頻回顧。
「處處回頭盡堪戀,就中難別是湖邊」││「西湖」就像那湖邊的「浣紗柳」一樣,才會讓白居易不忍掉頭,依依留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