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時補充水分,是保持健康的基本妙方。過去專家建議,一天要喝八杯水,但美國最新報告打破此說法。專家表示,每人每天至少須喝十一杯水,除了可加速代謝,還能提高免疫力。
美國飲食學家克莉婕指出,補充的液體中,一半可來自白開水,另一半則可來自飲食,例如牛奶、新鮮果汁、湯等。不愛喝水的人,可多吃西瓜或小黃瓜等,幾乎由水分構成的蔬果。
美國國家科學院最新報告,打破過去人體需要一天八杯、共二千西西水分才足夠的看法,認為人體需要的水分較這個標準更多。報告建議,十九至三十歲的女性,平均一天要喝十一杯水才充足,而同年齡男性,甚至須補充十五杯水。
雖然許多食品皆含有水分,但專家建議,開水或礦泉水,仍是攝取水分的最佳來源。克莉婕說,水是最佳選擇,水沒有熱量,也最自然;研究也顯示,水對於許多疾病有預防效果。
專家還建議,別等到口渴才喝水。此外,若有頭痛、容易疲倦、口乾舌燥、注意力渙散等情況,別忘了喝一杯約二百五十西西的開水,可以舒緩這些症狀。
原因是,血液是一種紅色黏稠的液體,在我們的血管內日夜不停地流動,成為人體生命的源泉,使體內細胞不斷更新,各組織、器官的功能得以維持,讓人充滿活力。
而要保持血液系統健康穩定,首先要保證充足的飲水,以便加快血液的代謝,使有毒物質儘快排出體外,讓血液保持良好的流動性。
當血脂過高、血液過於黏稠時,會引起血液質量的改變,引發疾病的產生。平時注意補充水分,特別是喝一些對健康有益的茶水,對降低血脂、改善血液在微小血管中的流動,則有很明顯的作用。
對於許多人因為怕胖而拒絕喝水,美國亞利桑那州一位肥胖專科醫生說:「攝入適量的水才是減輕體重的關鍵。如果想減輕體重,但又不想喝足夠的水,身體的脂肪便不能進行代謝,其結果,是體重反而增加。」
再者,多喝水也有助於減少水分滯留於體內。醫生指出,有許多人眼圈下面浮腫、身體虛胖,要減少滯留水分的方法,不是限制飲水,而是要多喝水。你越是少喝水,儲存的水就越多。「身體有個非常靈巧的機制,當發現缺少什麼時,它就會儲存什麼。當你攝入的水量入不敷出時,代償機制就會起作用,於是就會滯留過多的水分。」
事實上,水占身體總量的百分之七十左右,體內的所有化學反應,都是在水這個介質中進行的,身體的消化功能、內分泌功能都需要水。此外,水還是調節體脂的重要介質,代謝食物中的毒性物質,也要依靠水來消除。「正像人們要經常洗澡,以洗刷體外的污垢,人們也要多喝水,以把毒性物質沖刷出來。」再者,若飲水充足,可使潤滑身體的關節,避免損傷;適當的飲水亦可避免腸胃功能紊亂,飲水不足更會引起便秘。
「我不懂台灣女生為什麼怕水腫而不敢喝水,我每天都喝很多水啊!」當媽後依舊身材火辣的女藝人李蒨蓉,平日酷愛喝水,早上起床一定喝一大杯溫開水,因此從不曾有便秘問題。對於市面上琳琅滿目的汽水、飲料,李倩蓉幾乎不碰,除了水,她只喝新鮮果汁,而且一定要在她面前現榨的她才敢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