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50歲體重驟降、手腳無力類澱粉神經病變 存活期僅10年

 |2018.10.09
1622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恐怖遺傳疾病!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累積收治五十五個「類澱粉神經病變」家族,主要症狀為年過五十歲,體重無故下降,且手麻腳麻,手腳無力,腸胃不適,經常便祕、腹瀉,其中一個家庭四兄弟均發病。醫師警告,如果沒有治療,平均存活期僅八至十年。

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神經內科主治醫師林恭平表示,「家族型類澱粉神經病變」為一種體染色體顯性遺傳的疾病,推估台灣約有一百到一百五十個家族成員帶有此遺傳疾病基因。

臨床顯示,發病年齡男女不一,男性約五十五歲,女性約六十五歲,由於轉甲狀腺素基因突變,導致結構改變,造成類澱粉纖維囤積在人體的器官組織,一人罹病,他(她)的子女遺傳機率高達百分之五十。

五十七歲賴先生昨天出席北榮記者會現身說法,他表示,六、七年前,身體出現症狀,首先體重下降,手腕痠痛,且四肢末端麻木,難以行走,且伴隨腸胃不適、便祕、腹瀉等症狀。

由於賴先生的堂叔也有類似症狀,被確診「家族型類澱粉神經病變」,賴先生心裡有底,知道自己躲不過遺傳基因的影響,立即至北榮就醫,希望透過治療,延緩疾病惡化速度。

林恭平指出,神經傳導及肌電圖檢查結果顯示,賴先生的轉甲狀腺素基因突變在93位置,為台灣常見的突變位點,帶有此突變基因,發病機率超過六、七成,必須長期接受治療。

在治療上,以往只有肝臟移植一途,如果能在五十歲以前接受移植手術,效果良好,但許多患者發病時,都已超過五十五歲,錯過治療時機,且肝臟取得不易,只能以藥物治療為主。

北榮神經病變團隊參與一項十九國家跨國研究,透過小分子干擾核糖核酸的機轉,有效阻斷訊息傳遞,進而控制並延緩病情。以賴先生為例,二○一四年參與此臨床研究,注射藥物,延緩神經病變惡化速度,原本是坐著輪椅進入診間,現在可以自行走路。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