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沙島 動物奇幻漂流

文/偉樂 |2018.10.07
3315觀看次
字級
東沙島上隨處可見的凶狠圓軸蟹。圖/偉樂
賈瑟琳招潮蟹。圖/偉樂
大量寄居蟹以非洲大蝸牛的殼為家。圖/偉樂
越南叢木蠍一對大眼長在頭頂。圖/偉樂
低潮時露出海面的海草床。圖/偉樂
在海草上常可見到附生的海葵。圖/偉樂
生長於海草上的有孔蟲。圖/偉樂
檸檬鯊是少數無須持續游動的鯊魚。圖/偉樂
白斑軍艦鳥。圖/偉樂

文/偉樂

南海的離島祕境

東沙環礁是南海諸島的四大群島之一,目前無常住人口,但有海巡署官兵常態駐守於島上,我國於二○○七年一月在此成立東沙環礁國家公園,為台灣第七座國家公園,並於該年十月成立「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管理。

公園範圍包含南海的東沙島與其環礁,及環礁向外延伸十二海哩的附近海域,東沙島上並設有東沙管理站/研究站,是目前台灣總面積最大的國家公園。為了生態保育,目前不對一般民眾開放觀光,再加上由於地處偏遠,人為活動較少,島上具備獨樹一格的生態系。

在東沙島除了水下有精采的故事,陸上也有不少驚奇等著發覺。以下就分別從陸地和海中介紹東沙島特殊的生態:

陸地

寄居大無當豪宅

東沙群島的陸生寄居蟹數量相當多,體型顯著大於台灣本島及一些島嶼的同種類寄居蟹,目前研究者推論:這是由於當地較缺乏中型螺殼供寄居蟹使用,許多寄居蟹只能選擇大於自身體型的非洲大蝸牛殼,可能因此影響其生長速度。

然而台灣本島亦發現,由於非洲大蝸牛殼較輕薄,台灣沿海許多道路水溝的垂直高度過高,可能造成寄居蟹在降海產卵的過程中,跌落水溝造成螺殼破損,或在海灘釋幼的過程中,太輕的殼導致寄居蟹釋幼時被海浪影響甚至帶走,大大增加寄居蟹釋幼的失敗率與死亡率。

牠是東沙島島主

夜晚走在路上,最容易看見的生物或許就是凶狠圓軸蟹了,凶狠圓軸蟹是台灣最大的陸蟹。雌寄居蟹一樣必須到海邊釋放即將孵化的蚤狀幼生,幼生在海洋中歷經浮游階段後,再返回陸地生活。

凶狠圓軸蟹在農曆六月至九月,在滿月後四至五天會有一個釋幼高峰,也因此在公路環島的台灣,這個時期就會見到許多輪下亡魂。還好近年由於科學家極力呼籲,民眾在這些陸蟹經常出沒的道路,開始有放慢車速的意識,並且每年也都有護蟹志工,協助各地區的螃蟹成功抵達海邊達成生殖任務。

遇見新種招潮蟹

長年進行招潮蟹研究的美國學者賈瑟琳.克倫(Jocelyn Crane)於一九七五年發表《世界的招潮蟹》一書,完整介紹全球招潮蟹,此後大抵都無新種的發現,直到二○一○年才發布三種新種,其中的賈瑟琳招潮蟹(U. jocelynae)則是首次由東方學者所發表的新種。

這次筆者有幸在東沙島上與牠初次相遇,並且發現的環境與常見的泥灘地紅樹林不同,是在大片的海草床殘渣上,一些死亡腐爛中的海草碎屑,提供給蟹類大量的食物來源,也造福了不少鄰近物種,例如東沙特有的潮蚯蚓就棲息於此類環境。

翹屁股無毒尤物

台灣本島最常見的蠍子應屬極為無害的鞭蠍,鞭蠍尾部為針狀,受到驚嚇時會釋放醋酸。在分類上,鞭蠍屬於鞭蠍目,與我們在電視上看到國外的大型毒蠍子相差甚遠。台灣僅有兩種名副其實的蠍子──八重山蠍與越南叢木蠍,其中越南叢木蠍,在台灣主要的分布棲地就在東沙島。

這種害羞的蠍子平時都躲藏於落葉堆等隱蔽物底下,並不容易發現,只在夜間比較容易發現牠們的蹤跡,但總的來說,牠不像電視塑造出來的危險致命形象,僅有微毒且個性溫馴,想見到牠們還不是那麼容易呢。

空中巡航掠奪者

白斑軍艦鳥是一種不太常在台灣見到的大型鳥類,牠們特殊的翅膀構造使牠們得以輕鬆的在空中持續滑行飛翔,降落與起飛反倒費力,成鳥飛行速度相當高,體型展翼也可到達二公尺寬。

牠們有一項很特殊的習性,與巨大的體型還有飛行技巧息息相關,軍艦鳥會在其牠海鳥捕獲食物後,使用龐大的身軀掌握制空權,使銜著食物的海鳥,不得不丟棄食物落荒逃離,軍艦鳥再好整以暇撿食其掉落之獵物,因此又有人稱其為「海盜鳥」。

海中

檸檬鯊溫柔害羞

在東沙島穩定居住著一種生性害羞的鯊魚──檸檬鯊,此處是牠們重要的交配生產棲地。每年三至五月,牠們會在東沙的內潟湖產下後代,是胎生的物種,子代會在內潟湖附近水域度過低水溫期,待成熟後游往大洋較深處。

與大多數鯊魚不同的是,一般的鯊魚必須保持游動,確保水流交換才能獲得氧氣維生;檸檬鯊卻能夠藉由嘴部吸水並從鰓裂排出以交換氣體,因此能固定於海床底部休息,相對的,也可減少與其牠動物照面互動的機會,繼續愜意當宅鯊。

海草床生態豐富

海草床通常分布在溫、熱帶的軟底質海域,也常與珊瑚礁及紅樹林生態系一同出現,提供高初級生產力與良好的棲息環境,不難發現各種生物居住其中。海草與海藻不同處,在於海草如同一般陸地植物,有維管束,會開花,彎折時感覺會有纖維的存在;而海藻則是多細胞的集合體,不像植物具備分化成不同的組織構造。

海葵利用觸手捕捉浮游生物、營養鹽為食,牠們會附著在海草上面隨之飄移以增加捕食範圍;而海鞘同樣會附著於海草上以獲得更多的水流來濾食。另外在東沙島的海草上還能發現特殊的有孔蟲附著其上,有孔蟲能在台灣許多珊瑚礁沙灘都能見到,就是我們一般俗稱的「星沙」,其實是一種生物的骨骸,而東沙海草床居住的有孔蟲型態並不相同,是成圓盤狀骨骼,體型也較大。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