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蟾俐落的身手。圖/偉樂
文/偉樂
一般印象中綠色的青蛙大多叫做樹蛙,只是樹蛙不一定都住在樹上,倒是有一種相當特別的中國樹蟾,相當精於爬樹,夏季連綿的雨夜,正是觀察牠們的好時機。
樹蟾的外表或許很難跟一般印象中的蟾蜍聯想在一起,而之所以會用「蟾」這個字來命名,主要是由於牠們的胸骨發育與蟾蜍比較相似,所以才以 「樹蟾」為名。
族繁支茂 愛在雨後現身
此外,由於牠們特別喜好在雨後出沒,所以又稱為「雨蛙」,樹棲型的雨蛙體色多半為綠色,而棲息於陸地或水域的成員則體色較為黯淡。
樹蟾科底下總共分為四個亞科,國外許多受人喜愛的蛙類也不乏樹蟾科的成員。例如只產在澳洲版塊的雨濱蛙屬(Litoria),網路上常看到可愛的老爺樹蛙,其實就是樹蟾家族的成員。
另外在西南澳民宅家居附近常見的一種穆爾雨濱蛙(Litoria moorei),具有相當可愛的名字,由於牠們的叫聲相當類似機車催油門的聲音,因此當地人稱其為摩托車蛙(Motorbike frog),這種蛙花紋相當美麗,就像軍人的迷彩裝一般,令人一見難忘。
野外常見 外來種尬地主
最近,趁著連日的梅雨到高雄旗山附近調查,很快的就聽見四、五種蛙的叫聲,貢德氏赤蛙的狗叫聲、敲竹子般的白頷樹蛙叫聲,還有幾乎不缺席的澤蛙、小雨蛙與黑眶蟾蜍……
但令人心痛的是,外來入侵種花狹口蛙的數量也不少,而這種體型比原生種狹口蛙大上一倍的蛙種,因為皮膚可分泌毒汁,且可鼓風脹大身體以嚇退敵人,野外幾乎沒有天敵,間接也威脅台灣原生蛙類的生存環境。
長手長腳 最是爬樹高手
不久,我們便在路邊的水泥分隔島上發現了可愛的中國樹蟾的身影,當我們靠近觀察時,幸運地見到了牠們攀爬樹枝的本領,長長的腳掌俐落地在樹枝間跳動,並靠吸盤牢抓住樹枝,三兩下就躲到了高處,留下我們興奮的討論著。
近幾年來,早已習慣在人造環境下觀察蛙類,在果園尋找莫氏樹蛙的蹤跡,香蕉田尋找樹蟾,水泥蓄水池的布氏樹蛙。才發現對於牠們原先棲息於什麼樣的環境的想像居然是相當模糊的,而這些環境都可能由於農藥的使用或者開發為建地遭到破壞或消失。
在觀察紀錄的同時,難免感到些許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