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堡礁 珊瑚白化危機 文/偉樂 |2016.05.01 語音朗讀 3390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大堡礁 珊瑚白化危機 圖/偉樂 大堡礁 珊瑚白化危機 圖/偉樂 大堡礁 珊瑚白化危機 圖/偉樂 大堡礁 珊瑚白化危機 圖/偉樂 大堡礁 珊瑚白化危機 圖/偉樂 文與圖/偉樂 近年關於環境變遷的相關報導很多,其中,以世界知名的觀光度假勝地——澳洲大堡礁更是連年上報。事實上,全世界海洋學者都十分關注這塊世界最大的珊瑚礁所面臨的危機,尤其今年受到高溫影響,白化程度甚劇,甚至連海葵都發生大規模的白化現象。 究竟珊瑚「白化」是怎麼一回事呢?在這裡先簡單的介紹一下珊瑚。珊瑚是由許多珊瑚蟲共同生活組成一株株的個體,屬於刺細胞動物門,顧名思義,牠們體內有大量的刺細胞,受到刺激就會發射,並且分泌毒蛋白,作用方式就像水母的鬚一般,因此珊瑚本身具有一定的捕食能力,然而大部分的珊瑚仍仰賴體內的共生藻行光合作用來獲取養分。 顏色祕密來自海藻 「光合作用」一般是以色素當作載體,藉由一連串的電子傳遞鏈,將光能轉換成生物可以使用的能量,並且儲存起來。事實上,大多數珊瑚體本身是透明的,但當含有色素的共生藻進入珊瑚體內後,珊瑚組織就會顯現出五顏六色的美麗珊瑚群聚。然而當環境(海水品質)不佳時,這些共生藻就會自珊瑚體內釋放出來,因此珊瑚的顏色就會僅剩下體內白色的碳酸鈣骨骼,這時就稱之為「白化」。 如果有機會到海面下探訪這些珊瑚,不難看見牠們身上包覆著一層透明的薄膜,而假設環境回復,共生藻仍有機會回到珊瑚體內。 棘冠海星魔鬼殺手 澳洲大堡礁遭遇的危機,除了因水質惡化導致白化外,更面臨另一絕命威脅即是「棘冠海星」的啃食。這種惡名昭彰的海星,常大剌剌趴在大片珊瑚上盡情啃食。過去五十年間,澳洲出現三次棘冠海星「大發生」(每隔幾年出現大量族群),對珊瑚造成莫大的傷害。 這些大發生至今仍無法確定主因,海洋學家推測的因素包括:棘冠海星的天敵大法螺數量減少,破壞生態間的平衡;海洋優養化造成大量藻類生長,可提供海星幼生充足的食物,因此育成率上升;海洋暖化造成棘冠海星生殖周期改變…… 一般狀態下,當棘冠海星吃掉一些生長快速的珊瑚時,反而能使生長較慢的珊瑚有機會競爭到部分生長空間向上生長(以避免被其他珊瑚覆蓋而無法獲得光照),因而增加珊瑚種類的多樣性。但當棘冠海星數量過多時,過度的掠食卻會造成珊瑚礁群聚的衰退。 不明原因的大發生 二○一一年開始,棘冠海星的數量又大幅上升,澳洲政府除了派人下海移除棘冠海星外,科學家們也從過去幾次大發生後又突然消失的例子進行研究,找出了一些可使海星致病的弧菌,並且利用水下機器人自動辨識搜尋海星,以培養出來的弧菌讓海星致病而亡,而且還能在海星間交互感染,造成海星大量死亡。 事實上,除了澳洲大堡礁出現白化現象,全球各海域珊瑚礁如今所受到的威脅,除了白化或者棘冠海星的掠食之外,還有許多大小不等的問題。 例如前段所提到的優養化造成藻類大量繁生,給予海膽、海星的幼生大量食物,致使數量暴增,破壞原本平衡的生態系外,這些藻類使海水水體混濁,影響珊瑚光合作用的進行,甚至直接纏附在珊瑚體上,影響珊瑚的生長。 此外,過多的旅遊人潮、踩踏珊瑚造成珊瑚的受傷。海水暖化與汙染也使不少珊瑚爆發疾病,例如黑帶、粉紅斑病,而在台灣,部分珊瑚也遭到一種黑海綿覆蓋生長導致死亡,這些疾病即使不會直接造成珊瑚死亡,也會影響珊瑚健康狀況,導致珊瑚的抵抗能力下降。 珊瑚難抗多重考驗 珊瑚礁生長在潮間帶,有時候因為漲退潮也會離水、裸露在陽光下數小時,然而它們仍然擁有足以抵抗短暫高溫、失水的能力,不可謂脆弱。但是就如同人類的處境,若長期處於空氣汙染、水源汙染下,也會出現許多慢性病症。 氣候變遷會對個別生物造成影響,而生物之間彼此原本便環環相扣,其間的交互關係造成更複雜的影響,甚至進一步改變環境,形成負面循環,因此即使科學家發現了原因,也很難快速根治。 這時候,如果大眾知道自己的生活方式會對環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從周遭連結到遠方的海洋,才能夠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進而緩慢地將人類破壞環境的速度降低,讓自然有機會用原本的修復力回復到較佳的狀態。 自然小百科 棘冠海星胃口驚人 位於南半球澳洲東海岸的大堡礁,是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群,該地區共有二九○○個大小不一的珊瑚礁島,一九八一年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 但過去三十年,大堡礁的珊瑚覆蓋率已經消失超過一半,若相關單位再不重視該問題,在二○二二年之前,大堡礁的珊瑚覆蓋率還會再折半!如果科學家能有效解除各種威脅,研究人員指出,至少需要十年至二十年才會慢慢回復原狀。 棘冠海星又名魔鬼海星,最喜歡把珊瑚表面的珊瑚蟲吃掉,留下白色的珊瑚骨骼。平均一只棘冠海星一天大約要吃掉約二平方公尺的珊瑚,此外,牠不但食量驚人,繁殖力也十分驚人。 棘冠海星個體大,輻徑可達二十公分,腕九至二十個。反口面骨板間隔很寬,各板有一個長棘,棘下部有柄,棘上端十分尖銳。刺冠海星是一種有毒的動物,人被棘刺後常發生劇痛。 目前大堡礁數百公里內存在至少一百萬顆棘冠海星,北起庫克鎮,南至凱恩斯一帶,棘冠海星正在快速增加、成長,未來,不排除在該海域爆發珊瑚大危機。 前一篇文章 人工餵魚 水中見柔情 下一篇文章 寵物一家親 望犬成龍? 熱門新聞 01【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2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3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4【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5【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06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7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08退休之後2025.05.0109紐約佛教聯合會浴佛 佛光人共襄盛舉2025.04.3010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交通噪音 使黃鶯變成憤怒鳥樽海鞘 海中小果凍 暖化新救星加拉巴哥群島 物種之島 作者其他文章東沙島 動物奇幻漂流自然筆記 雨後蛙族齊鳴螃蟹故事多 命名猜個性軟珊瑚也有硬骨頭飛舞的仙子 蝶蹤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