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百年筆陣 還要再「台灣的國球是贏球」嗎?

羅智強 |2018.09.04
13230觀看次
字級

執筆人:羅智強/前總統府副祕書長

亞運結束,中華隊得到十七面金牌,是難得的好成績,而中華棒球代表隊雖然只得到銅牌,也打出精采的比賽;只是看到打線中最重要的三、四兩棒,都曾經因傷「棄投從打」,台灣在學生運動過度重視成績,已到了必須改變的時候。

對韓國擊出全壘打的林加祐,青棒時期是出色的投手,大一就肩膀受傷,改練打擊。而第三棒姜建銘,更曾經在投手板上威風八面,不但加入日本東京巨人隊,還擔任開幕戰先發,這是王牌投手的殊榮,多麼難得的成就!

沒想到,因為高中時期的過度使用,姜建銘的職業生涯,很快就因傷殞落,最後只能棄投從打。姜建銘被過度使用到什麼地步呢?四天內投三十六局,不到兩個月投了八十九局,為了得到優勝,教練選擇讓有把握的投手一再上場,得到了眼前的成績,卻斷送一位能夠長期發光發熱的好投手。

姜建銘不是個案,而是台灣運動「成績至上」的潛規則。郭泓志、鄭錡鴻,一個學生投手有旅外的潛力,那麼在隊上一定是鶴立雞群,也就逃不過教練的「重用」,讓台灣的旅外投手,總是與傷勢、手術為伍。

這些優秀的選手,本來應該是台灣的「公共財」,他們到美國、到日本有優秀的成績,能夠鼓舞每一位小選手,振奮每一位球迷。但他們卻往往因為中學的一次盃賽,種下手傷的種子。

這是誰的責任?相信人人都有自己的理由,有成績才有贊助,教練讓好的選手持續上場,有錯嗎;誰又不想要第一名,不想為校爭光呢? 歸根究底,錯在台灣「贏球才是國球」的文化,以及「為達目的不成手段」的氛圍。

臨近選舉,候選人自然搭著亞運熱潮,提倡自己的體育政見,也許下了要「稱霸全國」的海口,相信如果當選,自然是會軟硬兼施,要讓選手實現自己的承諾,那麼台灣的下一個姜建銘、下一個郭泓志,是不是又沒有休息的時候?

過度重視成績,也隱含著得到前幾名的選手,就沒有價值。競賽一定有第一名,自然也一定有最後一名。我們又該怎麼鼓勵、肯定「拿不到第一名」選手的價值?

在宗教裡,星雲大師對體育的熱愛,眾所皆知,大師自己愛體育,佛光山也提倡、鼓勵體育。但大師雖然也重視成績,並不會失去「教育」的本質,大師說「體育不需要語言,雖有勝負,但完全是一種和平的競爭。」

這樣的精神,應該也要納入到政府的體育政策裡。我們是為了什麼提倡體育?是希望藉由競技運動,帶動全民運動的風氣,而非競技運動本身就讓選手傷痕累累,愈運動,愈不健康。

當然,要做到這點,政治人物就必須克制自己對曝光度的追求,畢竟誰不希望,選手得到全國冠軍,然後說是自己的功勞呢?誰不希望明星選手、全國冠軍出在自己縣市,可以與有榮焉呢?

但真正重要的,是如何從老到小,都有環境,也有意願去從事適合自己的運動,這才是政府的責任。

雖然佛教一般人認為是靜態的,但是大師也鼓勵法師、沙彌們化六度於體育之中;而對包括長輩在內的成人,運動更是維持健康的關鍵,最好是每周運動量要有一百五十分鐘,要到有點喘、流一點汗,這樣的運動量和強度,才能有效預防衰弱。

評價一個城市的體育政策,應該是看,想運動的人,能夠簡單、平價的到那裡運動,有沒有師資可以指導,有沒有活動可以遇見同好,這些,都比「稱霸全國」重要得多!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