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搜救隊員近日在基輔一棟遭俄軍空襲破壞的民宅清除瓦礫。圖/美聯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烏克蘭空軍6月29日表示,俄羅斯當天凌晨派出多達477架無人機並且發射了60枚飛彈,對烏克蘭各地發動空襲,是自開戰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空襲行動。波蘭空軍同日也宣布,波蘭和其盟國已經緊急下令派遣戰機升空,目的是為了確保波蘭領空的安全。烏克蘭空軍同時指出,俄軍所發射的這些武器中有249件被成功擊落,包括211架無人機以及38枚飛彈,另有266件從雷達畫面上消失,可能是因為遭到電子干擾所致。
美聯社報導,烏克蘭空軍發言人伊納特指出,這次徹夜空襲是針對烏克蘭的「最大規模襲擊」,俄國無人機和多種飛彈鎖定烏克蘭各地6處。
烏克蘭赫松州州長普羅克丁證實,有一人在無人機襲擊時喪生。烏克蘭中部切爾卡瑟州州長塔布列茨說,當地有6人受傷,其中一人是孩童。
烏軍損失第3架F-16戰機
路透報導,烏克蘭軍方指出,這是俄烏戰爭2022年2月爆發以來,烏軍損失的第3架F-16戰機。
俄羅斯總統普亭6月27日表示,俄方已準備好在土耳其伊斯坦堡進行新一輪和平談判。俄烏雙方近期已在伊斯坦堡進行兩輪談判,但是在達成和解方面並沒有進展。
除了戰場態勢急遽升溫,烏克蘭在法律與戰略層面也採取重大動作。法新社報導,根據公布在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網站的文件,他於6月29日簽署法令,讓烏克蘭走向退出嚴禁殺傷人員地雷的《渥太華公約》禁止締約國取得、製造、儲存或運用殺傷人員地雷。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簽署退出《渥太華公約》啟動程序,代表烏克蘭將不再受限於使用、儲存、生產和轉讓殺傷人員地雷等公約承諾。俄烏衝突全面爆發後,兩國部隊都有使用地雷殺傷報告,而在俄羅斯不是締約國的情況下,烏克蘭也不願再讓自己處於不平等、限制自衛的窘境當中。
不過這項決定仍需經烏克蘭國會批准並通知聯合國才能生效,退出時程約6個月,但若屆時還處於武裝衝突中,退出行動在武裝衝突結束前不得生效。
在俄烏衝突3年多之後,基輔盟友波蘭、芬蘭、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這些俄羅斯的鄰國,先前均做出類似決定,今年3月人權組織才譴責這些國家退出《渥太華公約》的意圖。
俄國強化與陸經濟合作
除了烏克蘭政策轉向,俄羅斯也積極擴大與中國大陸的經濟合作。烏克蘭對外情報局6月29日指出,俄羅斯控制下的克里米亞當局擬與中國國有企業中國建築集團合作,參與出口港口等基礎建設,初步評估涉案金額高達100億美元(約新台幣2908億元)。
根據情報局掌握,克里米亞首長阿克瑟諾夫已宣布,計畫合作項目包括東部的克赤海港 與西部河域基建。情報局表示,為吸引投資,阿克瑟諾夫已透露有意邀請潛在中國建商實地訪問克里米亞,當中點名中國建築集團為可能合作對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