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蘭若
閱讀星雲大師的《海天遊踪》,讓我認識佛教的淵源,尤其佛教發源於印度,若說印度是佛教的祖國,一點也不為過,然而印度是一個貧苦及天災多的國家。
大師述及:「在孤兒院中的小朋友不時來看我們,為我們打水、倒茶、抹桌,我知道他們醉翁之意,是在想我給他們卍字項鍊,我也一一給他們滿願。」我看到的是大師平易近人及廣結善緣的一面。
另一段描述:「有一個生得很端莊的印度婦女,領了她八歲的小女兒不時站在門口,和昨天蘇曼娜妮母女一樣,朱居士說是向我要卍字鍊,由於語言不通,只有給一些東西表示親善。當我給了他們兩串卍字鍊後,她連說了一些印度語,意思好像是說掛在身上可以吉祥,便歡歡喜喜的回去。」發現大師的慈悲心,不會因為種族及國界不同而有所分別。
印度非常重視階級制度,但是大師總能以慈悲、菩提心度化每個人。大師透過人間佛教的弘揚,讓全世界的人感受到同體共生,沒有國界與種族差別。他的言行舉止無非是告訴我們,當一個人沒有貧富的差別、人我的障礙,就能「自他一如」、「佛生平等」,獲得和平美滿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