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科技部 圖/林一平
夏禮爾指著作者哈哈大笑。圖/林一平
文/林一平
二○一四年十二月我來到以色列拜訪該國的科技部。這幾天的參訪讓我強烈感受到猶太人對耶路撒冷的向心力。
一九六六年諾貝爾獎文學獎得主阿格農(Samuel Josef Agnon;1888~1970)說:「我永遠將耶路撒冷當作我的出生地(But always I regarded myself as one who was born in Jerusalem)。」然而聯合國只承認特拉維夫是以色列首都,而非耶路撒冷。即使外人不承認,以色列還是堅持自己的信念,認定耶路撒冷是首都,因此我參訪的政府部會都匯集於耶路撒冷。
我前往以色列科技部的途中經過蓋在制高點的最高法院。最高法院位階高於國會,可以推翻國會的決議。以色列國會大廈是方形建築,但「方」得有點突兀。以色列駐台代表何璽夢講了一個笑話,當年在蓋國會大廈時,建築師設計成圓形建築。國會議員隨口問:「為何是圓形而非方形?」建築師回答:「你有見過方形的馬戲團嗎?」建築師暗諷國會大廈是馬戲團,國會議員豈不是在表演馬戲?國會議員聽了,堅持必須設計成方形建築。
通過國會後開車十多分鐘,到達科技部(圖一)。我們和以色列科學、技術和太空部總幹事夏禮爾(Ido Sharir)會談。他說:「以色列周遭環敵,又沒有天然資源,唯一的資源是人的頭腦。」
當年摩西帶領猶太人找地方定居,挑的地方四周鄰居都有石油,就是猶太人居住的地方沒油。以色列人有一個玩笑話,摩西當年對猶太人說:「我帶你們到加、加、加……」講話卡卡的沒說清楚,本來想說美國加州,卻說成迦南,否則今天以色列人就在加州快活。
我說,台灣的情況和以色列相仿,沒有天然資源,也只能靠人的頭腦。以色列有外患,因此下一代仍有憂患意識,而台灣的下一代習於安逸,令人憂心。所謂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古有明訓啊!
整個會談相當順利,彼此同意擴大合作。離開科技部前,和夏禮爾交換禮物,他說他送我一本書,是有關於以色列第一任總統。我馬上反應,是魏茨曼傳記?他說,是愛因斯坦。我回答,這是賴皮說法,愛因斯坦並沒答應要當總統。夏禮爾被我抓到小辮子,指著我哈哈大笑(圖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