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微型麥克風帶動下,人類正邁向所有裝置都能回應語音指令的世界,隨時「張開耳朵」的裝置即將充斥全球。人類的生活或許更便利有效率,但這些裝置的普及,也引發隱私憂慮並帶來新麻煩。圖美聯社
在微型麥克風帶動下,人類正邁向所有裝置都能回應語音指令的世界,隨時「張開耳朵」的裝置即將充斥全球。人類的生活或許更便利有效率,但這些裝置的普及,也引發隱私憂慮並帶來新麻煩。圖美聯社
編譯林逸瑋
在微型麥克風帶動下,人類正邁向所有裝置都能回應語音指令的世界,隨時「張開耳朵」的裝置即將充斥全球。人類的生活或許更便利有效率,但這些裝置的普及,也引發隱私憂慮並帶來新麻煩。
《華爾街日報》報導,目前蘋果較新款iPhone智慧手機有4個麥克風,Apple Watch智慧手表有1個,亞馬遜(Amazon)智慧音箱Echo則有多達7個,意味與這些裝置共處一室的人被超過10個麥克風包圍。另外,三星和樂金(LG)等業者已推出會說話的微波爐和電視,三星計畫2020年前在旗下所有裝置安裝麥克風。在不久後的未來,人類在自己家裡、在開放式辦公室發出的聲音,可能被數百個麥克風聽到。
未來,用戶或許能根據自己的偏好,為不同的裝置命名。換句話說,未來可能會聽到「大衛鮑伊,把烤箱預熱至350度」或「法蘭克扎帕,洗碗」這種指令。
麥克風振膜體積原本相對較大,振膜的振動轉化為電脈衝,1980年代工程師開始提出縮減麥克風體積的方法。目前大多數微型麥克風的振動元件後方仍具備氣囊,但這些麥克風如今能以矽打造,智慧手機、智慧喇叭和其他能收集人類聲音的裝置,都採用這類麥克風。
總部位於伊利諾州的Knowles公司,在這類麥克風市場占有率超過5成,歌爾聲學、瑞聲科技和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等其他麥克風供應商,分食剩餘市場。Knowles發言人表示,目前所有大型行動裝置製造商都是他們的客戶,過去10年,該公司這類麥克風出貨量達到120億支。
維斯珀科技(Vesper)執行長克勞利表示,在這些微型麥克風上安裝和解讀簡單指令的電子零組件,總成本接近10美元或更低。另外,供應微晶片製造商的應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行銷主管羅沙指出,目前1個麥克風成本介於20至60美分。
不過,被能聽聲音的裝置包圍可能令人不安,消費者擔心他們說的每一句話都被錄下,並被傳回裝置製造商,這是智慧助理引發的一大憂慮。如果連網的麥克風不久後連每座森林裡每棵樹倒下的聲音都能聽到,人類隱私將蕩然無存。
美國Simplehuman公司已推出能用語音控制的垃圾桶,用戶說「Open can」,垃圾桶會打開,用戶離開後垃圾桶會自動蓋上。Simplehuman電子工程主管柯恩表示,Simplehuman垃圾桶無法錄音,也不能把聲音傳回該公司,因為垃圾桶搭載的最新麥克風和微處理器未連上雲端,這個垃圾桶會「自行」處理人類說的話。
相較於目前的按鈕和選單,語音控制最終可能催生出較簡單優雅的介面。不過,隨時能聽聲音的裝置充斥,也會帶來混亂。Simplehuman坦承,噪音偶爾會導致垃圾桶自動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