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巴黎電】英美科學家團隊近年投入基因解碼工作,取出部分基因徹底分析發現,過去科學家認為位於基因與序列之間無用的「垃圾」DNA,其實角色關鍵,推翻不少過去科學界的定見。
研究團隊歷經四年時間進行ENCODE分析,發現基因組就像一條緞帶,上面布滿密密麻麻約兩萬兩千個節,也就是基因,作用在製造維持人類機能運作,以及形成生命的重要物質,蛋白質。
基因與序列間調節作用的長條狀,看似無用的「垃圾」DNA,科學家過去認為它們只是人類演化史中,遺留下來的產物無任何功能。
根據最新研究,垃圾DNA其實在調節蛋白質製造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能與細胞內的分子發生作用。研究成員之一,基因研究重鎮英國劍橋桑格研究院專家哈伯德表示:「絕大部分的基因組都會被複製,或轉譯成RNA,也就是細胞內活躍的分子,可以傳遞主要DNA訊息到細胞運作。」
他也說:「這是個重大發現,推翻過去認為只有部分基因組會被轉譯的想法。」
另外,過去科學家相信,人類在生存壓力下,體內基因組會大受影響,變成細長、有效運作的基因核,才能發揮生物上的功能。但新研究發現,基因組上充滿許多功能性元素,其中許多對於生存或複製的益處目前還無法辨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