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點靈》簡介脾臟與脾臟病灶(下)

徐宏祥 |2007.06.15
405觀看次
字級

脾臟腫大的部分原因如下:

肝硬化、肝炎、感染性單核血球病、鸚鵡熱、亞急性細菌性心內膜炎、結核病、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纖維化、結節病、脾臟長囊腫、血塊堵塞通往肝臟或來自脾臟的靜脈等。

脾臟破裂:因為脾臟位於腹腔的左上方,在胃一帶用力重擊,可能使脾臟破裂,因而撕破脾臟外層和其內部的組織。脾臟破裂是車禍、運動員的失手或打鬥等,最普遍引起的併發症。

當脾臟破裂時,大量的血液流進腹腔。雖然脾臟外層的覆膜相當堅韌,也許暫時能夠遏制大量失血,但還是需要立刻動手術,以免流血過多,威脅生命。

症狀:脾臟破裂使腹部感到疼痛或一觸即痛。腹部的肌肉收縮乏力,並且堅硬。此刻血液卻逐漸外流。起初可能無明顯症狀,等到失血嚴重,血壓開始下降,氧氣無法被輸送到腦部和心臟,此刻情況危急,需要立即輸血,使身體維持足夠的血液循環,同時,需要立即動手術止血。不採取這些緊急措施,病人可能發生休克,甚至死亡。

診斷與治療:為了查看病狀是否確實是由脾臟破裂或其它原因,醫生可能做腹部X光透視,也可能做掃描。掃描過程中,使用放射性物資追蹤血液流動狀況,並且檢查是否有血液滲漏。如果有必要,醫生會使用穿刺,取出腹部的體液樣本,查驗是否帶血。當醫生確認是脾臟破裂,病人會被緊急送往手術房開刀止血。如果脾臟破裂嚴重,外科醫生可能切除整個脾臟。如果不嚴重,外科醫生可能縫合裂口,設法保留脾臟。

在脾臟切除以前和切除後,需要採取一些預防措施,以防細菌感染。例如,在脾臟切除之前,給病人注射或口服肺炎球菌(Pneumococcus)疫苗。切除之後,每年打一次流行性感冒預防針,有些醫生也許會推薦服用預防性抗生素。本文僅作參考,詳情請教醫生。

(本文作者為前美國安德遜癌症中心醫學專家、自然療法醫師、營養學博士)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