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清明節,我都會回故鄉彰化花壇掃墓,並探望住在故居的親戚、回味童年時光。花壇是我從小生長的地方,每當走入老家庭院,總會不自主的拿起手機拍照,紓解一下思鄉之愁。
圖/陳立人
文/陳立人
每年清明節,我都會回故鄉彰化花壇掃墓,並探望住在故居的親戚、回味童年時光。花壇是我從小生長的地方,每當走入老家庭院,總會不自主的拿起手機拍照,紓解一下思鄉之愁。
老家大廳右側房間,是母親的臥室,裡面衣櫃、化妝台、四腳椅、床鋪雖然陳舊,但保存良好。尤其看到紅眠床,童年往事便不斷一 一浮現。
紅眠床是母親的嫁妝,我在此床出生,也在床上遊戲:演歌仔戲、玩紙牌、扮家家酒,我對紅眠床有著濃厚的感情,更有許多難以忘懷的回憶。
我的童年正處在農業時代,家中人口眾多,祖父母長輩、堂兄弟同住一起,生活清苦,食指浩繁,飯桌上肉食不易,祖父當家,只要當天買到五花肉,掌廚的母親便會事先在廚房取下一塊瘦肉放在碗底,然後蓋上白飯給我,母親用心良苦的呵護養育之恩,至今回想起來,仍十分感動。
母親最愛種花,三合院大門外圍牆邊的空地種滿各種花卉,有金魚草、大理花、蜀葵花、菊花、康乃馨、百合花,五顏六色的花朵開滿庭園,迎風招展,常吸引親戚朋友、左鄰右舍前來賞花,賞心悅目之際,母親總露出慈祥的笑容親切的與訪客分享種花的心得、樂趣。
其實,我更常看到的是母親戴著斗笠,不畏炎熱在烈日下整理花草,雖然汗流浹背,卻甘之如飴。母親也常教我如何修剪枝葉,好讓花朵開得更美麗,情深互動的情景,讓我十分想念。
庭院前有一寬廣清澈的魚池,除養魚外,池邊的空地是種植蔬菜的好地方,母親相當勤儉,她認為自己種菜,省錢又健康,花椰菜、芥藍菜、空心菜、地瓜葉、芋頭、茄子,都是母親最愛種的蔬菜。每天黃昏,是母親整理菜園的時候,雖然我還是個小孩童,也會拿著竹製長柄的水桶舀起池水澆菜,感覺相當有趣,當蔬菜從幼苗逐漸長成一片綠油油時,我們母子倆總感到無比欣喜。閒暇時,母親還會告訴我種菜的訣竅,她常說:「無論做任何事,皆要勤奮忍耐,不要怕苦,一分耕耘,一分收穫」,這句話一直是我人生的座右銘。
屋後有一片青翠綠竹園,每年五月到十月,正是綠竹筍的盛產季節,天未亮的清晨,母親會帶著我去挖竹筍,這也是難得的童年體驗。
母親無與倫比的愛,無論如何是忘不了的。讀國小六年期間,午餐都是母親不辭辛勞走二公里路,專程送至學校,而且還在教室內陪我用完熱騰騰的便當後,再將空便當盒帶回家。母親為我的付出,連老師都看在眼裡,以致在五十幾年後的小學同學會,我的國小六年級導師,還談起當年母親送便當的往事呢!
母親多才多藝,女紅也在行,刺繡的花鳥栩栩如生、針織的毛衣、毛帽、圍巾美觀實用。裁縫衣服更絕,祖父母的對襟衣服都是出自母親的一雙巧手,屢獲親朋好友的讚賞!母親是一位平凡的農村婦女,但她有溫柔賢淑的個性,樂於助人的慈心,更有堅忍不怕困苦的毅力。舉凡插秧、除草、施肥、割稻、晒穀、挑穀等農務粗活,都一 一承擔,甚至在嚴寒的冬季,為全家生計,忍受酷寒的池水,下魚池捕魚。堂堂一位彰化望族的千金嫁入大家庭當長媳,留在鄉下侍奉公婆,為大家庭付出,母親您真偉大!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每次回家看到紅眠床,睹物思親,更增添我對母親的敬愛與懷念,啊!母親啊!母親,我永遠愛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