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其林指南」今年首度將台北納入評鑑體系,三月有二十家餐廳摘下米其林餐廳星級,但台北市政府認為,以西方人口味來定義東方美食,與台北市民記憶中的「台菜」不一樣。
因此北市商業處日前發文北市所有議員推薦台菜餐廳,要向米其林宣告「你所不知道的台北」,此舉用心良苦,也引起很大迴響。
儘管米其林星級的評定標準,包括菜餚原味的質量、廚師手藝等,與餐廳服務的質量、裝潢、餐桌擺設等,全球一致,但難免讓我們有用西方人口味來定義東方美食,和真正台菜風味不同的不平之聲。
全台各地都有獨特的台菜美味,怎能拿西方的標準來評定?但要和國際接軌,當然要符合國際指標,且國際得獎可做跨國行銷;我們若要訂定一套台北專屬的評鑑指標,不能只有喊口號的嗆聲。
台北是台灣各地民眾出外打拚的集中地,許多美食也揉合各地的家鄉味,「台菜」正是移居城市的精神,是故,台北市有必要自己推薦台菜的遴選名單,但要要行銷台菜,須考量文化差異、口味,除難統一規範外,食品安全、食材來源與配套法規,也是不可或缺的要素。
當然,「專業性」更是最重要的評選依據,如果僅由市議員來圈選,缺乏嚴謹度,對於台菜味蕾不具指標性;應可透過市府平台,讓市民自己來票選「真正記憶中的台北味」,才能讓台菜美味發光發亮吧!
劉錦得(彰化縣/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