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政府發現,年長者發生交通事故的機率增加,為建構年長者友善通行環境,台北市將在年長者常運動的公園及學校周邊的路口,於清晨四時至六時增加行人秒數;另規畫觸動延長行人秒數、試辦加大行人燈尺寸。
對於這種年長者的「友善」安排,相信民眾會給予正面的肯定,希望早日全面擴大辦理,因為不僅只是禮遇晨運的銀髮族而已,對於大清早所有徒步或運動,或到早市買菜、買早餐的小市民,都因為號誌燈的穿越人行道的秒數延長,而得以從容成行。
基本上號誌燈的時間分配是因地制宜,對於循規蹈矩的民眾,無論是駕駛或行人都會依號誌前進、暫停。針對部分違規駕駛或民眾,應在號誌燈旁裝置攝錄影機保持拍照「存證」,一則可以釐清事故之責任與罰則,一則對所有的市民知道馬路如虎口,不可輕易躁進。
日本十字路口的紅綠燈,都安排播放音樂聲,行人或駕駛聽到音樂聲就知道是否可以行進,所以在日本上下班時間,因為大家都以「聽聲辨行」。
台北市府如果希望「長輩燈號」能更到位,何妨仿效日本引進配合播放特定音樂,讓行人與駕駛在晨間可以很悠閒的漫步在街頭。來去匆匆的「冒險」與「犯難」悲劇,自可從此減少。
韓靖(新北市/退休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