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畫劇場】回到欣賞的初衷 ——再談《米老鼠》

文/酸檸檬 |2018.06.23
1250觀看次
字級

文/酸檸檬

他就像在心上烙了印,生活中的所有觸碰都能引發聯想。「米老鼠」在我們眼裡,不純然是以影像的角色存在,更多是商品化的形象:服裝、嬰兒用品、生活器具、遊樂園……無所不在的趣味可愛,讓人沒有戒心,更無從排斥起。

他從影像崛起,樂觀積極、小小搞怪卻又充滿想像趣味的設計,不但撫慰當時因為經濟衰落而人心惶惶的美國人民,更因跨國經濟的關係風靡全世界。小時候的我們那麼自然而然地接受他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童年記憶裡他與小叮噹是那麼並駕齊驅地重要,所以我潛意識就接受他、認同他,沒有任何妥協或分辯,他是自然地存在。

直到開始回顧起米老鼠的影像與形象呈現,才有了某種警覺。在迪士尼公司的政策操縱下,他的影像語言也是與時並進的。從一九二九年的以動物為搞怪的手法, 一九三○年代以後開始轉向以其他卡通人物(如唐老鴨),以及物質上的搞怪趣味,就像經典的短片《音樂會》或《魔術師》,長片《傑克與魔豆》(一九四七)與《幻想曲》(一九四○),無不竭力表現出動畫與真人電影的不同:手腳長度大小的自由變化、真人無法想像的動作表現,甚至上天下海,無入而不自得。

百看不膩的音樂劇

米老鼠與他的夥伴,提供給我們的就是這樣如走馬燈般燦爛快速、精采絕倫的馬戲團幻術。和馬戲團唯一的不同,就是米老鼠劇集的配樂,從一九二九年的第一支短片開始,音樂就是襯托米老鼠的劇情與動作的最大功臣,《幻想曲》甚至直接使用七段古典音樂為主題、輔以抽象動畫製作,唯一米老鼠上演的〈魔法師的學徒〉,也沒有例外地仍以音樂配合劇情演出,合奏出流暢脫俗、百看不膩的音樂劇。

這樣的米老鼠動漫是幾乎不需要對白的,對白只在幾個關鍵才畫龍點睛,傳達出只有動畫才能傳達出來的影像優勢。

然而,這樣美好的「動作片」到了二○○○年之後,卻變成與其他迪士尼一致的英雄影片,如號稱米老鼠、唐老鴨、高飛狗唯一合作的長篇劇情片《三劍客》,基本上只是一個通俗的「英雄救美」的故事,米老鼠獨霸英雄之位,唐老鴨講話更模糊不清、高飛狗則是蠢蛋一個。他們加上了更多「人類」特質,而少了原本三個角色相差無幾的滑稽趣味性格。一路看下來,只覺得那些角色代換成其他卡通人物也可以,加上人物畫風變得輕盈透明。我想,好像不如回去重看一九三○年代的米老鼠卡通更過癮一些。

觀察就是一種覺悟

到了二○一三年的《米奇拯救米妮大作戰》,忽然風格又一巨變。它被設定為《冰雪奇緣》的片頭動畫,短短不到十分鐘的影片,卻以黑白影像重現米老鼠卡通的設計初衷。雖然英雄救美是老哏,但整部影片更著重在動作的想像力,人物互動之間的趣味模式,尤其米老鼠更是回到尚未戴上白手套的一九二九年的形象狀態,但又利用3D大玩特玩螢幕炫像:幕前幕外、倒轉螢幕……既扣住初衷又不失現代。看到這個影片,我不禁要讚歎,這又是一個重新喜歡米老鼠的關鍵時刻了。

掌握商機、扣住現在流行的復古元素加強自己的優勢,這其實是我從米老鼠卡通演進史裡看到的迪士尼模式。也讓我深深地反思,原來回顧米老鼠卡通的最大意義在於「觀察就是一種覺悟」,米老鼠及其商品,不再是「自然而然」存在。下手前,應該多想幾秒鐘。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