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商務部長羅斯(前排左三)三日在北京釣魚台國賓館,與大陸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前排左四)會談。圖╱法新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美國商務部長羅斯三日在北京釣魚台國賓館,與大陸國務院副總理劉鶴舉行中美第三輪經貿會談,會後大陸透過新華社發表聲明說,雙方在農業、能源等多個領域取得積極、具體的進展,但如果美國堅持對大陸展開課徵關稅等報復措施,雙方經貿談判達成的共識都不會生效。
聲明指出,本月二日至三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中美全面經濟對話大陸牽頭人劉鶴帶領大陸團隊,與羅斯的美方團隊,在北京釣魚台國賓館就兩國經貿問題進行磋商,「雙方就落實兩國在華盛頓的共識,在農業、能源等多個領域進行良好溝通,取得積極的、具體的進展,相關細節有待雙方最終確認」。
聲明指出,大陸的態度是始終一貫的,為了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滿足經濟高品質發展的要求,「中國願意從包括美國在內的世界各國增加進口,這對兩國人民和全世界都有益處,改革開放和擴大內需是中國的國家戰略,我們的既定節奏不會變」。
陸媒:磋商有蛋糕也有前提
聲明最後強調:「中美之間達成的成果,都應基於雙方相向而行、不打貿易戰這一前提。如果美方祭出包括加徵關稅在內的貿易制裁措施,雙方談判達成的所有經貿成果將不會生效。」
美國代表團二日凌晨抵達北京,並於當日下午進行初步討論,正式磋商則於三日登場,針對大陸長期購買美國農產品及能源商品展開談判,部分目的在縮減美國對大陸三千七百五十億美元的貿易逆差。
大陸發表聲明後,《環球時報》刊登了一篇題為「中美貿易磋商,有蛋糕也有前提」的社評,社評指出,就算與中國的第三輪談判剛落幕,美國「仍未放棄對中國的關稅威脅」,反映出「美方態度的多變和複雜」。
社評指出,三日的會談結果讓中美雙方看到一個「巨大的蛋糕」,但大陸認為這是不切實際的,在開徵關稅和擴大出口兩者間美國不可能二者兼得,只要美國再度重啟對大陸產品開徵關稅的貿易戰,「中美合作的大蛋糕也將成為泡影」。
上月二十九日白宮表示,美國準備在六月十五日公布對價值五百億美元大陸科技產品開徵百分之二十五關稅的清單。
美財長:盼改變中國經濟結構
美國財長梅努欽二日在加拿大七大工業國(G7)財長會議上說,美國希望第三輪美中貿易會談不只使大陸購買更多美國產品,還能導致大陸經濟發生結構性改變。他說,會談議題將包括大陸廢除合資企業規定及其他強制技術轉移的政策。
梅努欽說:「我想表明,這不僅是購買更多美國商品,也與結構性改變有關。但在根本上,我也認為,如果出現結構性改變,讓我方公司得以公平競爭,按定義來說,僅此就能處理貿易赤字問題。」
美國代表團還希望獲得更多的智慧財產權保護,並使大陸終止補貼,以免導致鋼鋁產量過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