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中訊】一名六十三歲的婦女,抱怨頻尿和急尿的問題已經困擾她多年。現在尿急時已經忍不住,尿失禁成了家常便飯;一個晚上起床多次的夜尿需求,也造成可怕的睡眠障礙。
這名婦女之前就醫時都被診斷為膀胱發炎,吃了抗生素,症狀還是如故。經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泌尿部主治醫師鄒頡龍診治才知得了膀胱過動合併尿失禁,經過服藥並輔以骨盆底肌肉復健,頻尿和漏尿的次數減少,生活品質大幅改善。
鄒頡龍指出,排尿障礙的成因很複雜,或許因膀胱自主神經失調或骨盆底肌肉鬆弛。最常見的症狀,包括頻尿、尿急感、夜間多次起身如廁,以及咳嗽、大笑時尿失禁,或是尿急時無法控制而尿失禁等。
鄒頡龍表示,傳統療法如服藥和開刀,都有一定的療效,然而骨盆底肌肉復健,也就是俗稱的凱格爾運動,也是治療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在復健過程中,藉由收縮肛門、陰道和尿道旁的肌肉,來強化整個骨盆底肌肉群的強度,有效改善膀胱過動的種種症狀。
目前中國附醫每周一下午開闢衛教時段,由中國醫藥大學護理系副教授陳淑月指導,帶領病患做骨盆底肌肉復健,並利用電腦化生物回饋儀,協助病患掌握運動要領,紀錄學習進度。鄒頡龍說,如此一來,病患不僅領悟得快,看得見效果,更提升學習意願,一旦能持之以恆,很快就能揮別陰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