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店關門 衝擊城市文化淨土

傑克 |2018.05.16
899觀看次
字級

有人說圖書館是都市的文化核心,而點綴在其中的滿天星,是一間又一間的實體書店。

無論那些書店有無悠久的歷史,都是熱愛閱讀的人所開的店,然而開店不可能不講究營業額,店租與進貨成本,還有人事成本,都壓得店家喘不過氣,所以這些年,一間接著一間書店吹熄燈號。

繼金石堂城中店吹熄燈號後,台北市唯一以旅行為主題的特色書店「旅人書房」,也宣布六月底結束營業。雖然官方與民間都有想辦法拯救這樣的危機,例如今年就配合四月二十三日世界閱讀日,結合獨立書店來共同宣傳,但仍緩不濟急。儘管許多書店是有名氣的,但書店的生存不能只靠名氣,而是實際的收益。

曾有不少人寫過關於開書店的辛酸史,還有那些實際要面臨的問題,國內紙本閱讀量逐年下降,購買力普遍不足或轉移到網路書店,實體書店的生存可說岌岌可危。

但是如果觀察國外的書店,有出版人研究說,卻是呈現成長的趨勢,我想這跟大環境的影響,以及書店有沒有積極推動對外業務等相關因素。

站在愛書人的立場,書店結束營業其實是個大警訊,也是對於文化、圖書出版界的衝擊,無論是舊有的台北重慶南書街一間接著一間被改為商店或旅店,或是各地有特色的書店直接宣告倒閉,都使得城市風景缺少屬於文化的淨土。官方有採取補助或輔導方式,而民間也有努力,但也要民眾肯買書才行。

傑克(嘉義市╲公務員)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