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文集】 波昂的音樂家們 文/林一平 |2018.05.15 語音朗讀 3408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圖二:作者畫舒曼 圖/林一平 圖三:作者畫克拉拉 圖/林一平 駐波昂科技組辦公室前擺設有全世界最早的磁浮列車。圖/林一平 作者和貝多芬紀念雕像合影 圖/林一平 文/林一平 2015年3月我到台灣科技部駐德國波昂辦公室訪視。科技組辦公室旁邊是高中學生的教育博物館,外面擺設全世界最早的磁浮列車(第6號實驗車)(圖一),以及未來飛機模型,頗有科技感。科技部駐波昂辦公室在波昂市區,這裡也是許多著名音樂家的故居,周遭充滿音樂氣息,我深深感受到音樂歷史的悸動。 波昂是音樂家舒曼(Robert Alexander Schumann;1810-1856;圖二)的故居。他和妻子克拉拉(Clara Schumann;1819 –1896;圖三)的愛情一直為人稱道,但事實上大有問題。克拉拉是天才鋼琴家,令舒曼感到自卑,終日酗酒。克拉拉為舒曼生下8個孩子,偶爾去各地演奏鋼琴,每次都會和同行的舒曼吵架。克拉拉花容嬝娜,可謂「玉質娉婷。髻橫一片烏雲,眉掃半彎新月。」舒曼面對美麗出色的妻子,備感壓力,不堪抑鬱,投河尋死獲救,最後仍死於波昂的安德尼希(Endenich)精神病院。 舒曼和克拉拉皆葬在波昂市中心的公墓(Bonner Altfriedhof)。看著公墓,回首克拉拉與舒曼的故事,不勝唏噓。 比舒曼更有名的音樂家是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 訪問波昂,不可掛萬漏一的景點是貝多芬的出生地「波昂巷」(Bonngasse)。我小時候的音樂筆記本或練習本,封面常採用貝多芬的肖像,如圖四。對於這幅貝多芬肖像抿嘴的表情,我的印象深刻,也很難想像,這位偉大的音樂家竟然是聾子。在《第九交響曲》首次演奏結束時,這位作曲家不得不轉身,以眼睛看著他無法聽到的掌聲。 貝多芬個性率直,不高興就會直接表現出來,不管對方是高官或貴族。如果觀眾不專心聽他的音樂,他會當場發飆,停止演奏。奧地利的魯道夫大公(Archduke Rudolph;1788-1831)就曾公告說:「一般的宮廷禮儀並不適用於這位偉人(The usual court etiquette did not apply to the great man)。」 在他生命最後的幾年,貝多芬發展出所謂的晚期四重奏 (Late Quartets),遠遠超出觀眾過去的習慣及視野。今日,晚期四重奏已成為一種重要的音樂演奏方式。貝多芬在音樂史有舉足輕重地位,波昂到處看得到紀念他的雕像等標誌(圖五)。 貝多芬說:「音樂應該點燃男人內心的火花,帶出女人眼睛的淚水(Music should strike fire from the heart of man, and bring tears form the eyes of woman)。」想達到這個境界,是知易行難。今日科技,提到智慧創新,可以長篇大論;然而,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如何感動人心,才是最重要,也是最難辦到的課題。 前一篇文章 【人生風景】 謫仙 下一篇文章 【分享時刻】 獴獴,站起來 熱門新聞 01【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28 方法有效 對治胃食道逆流2025.05.0303【國學探究】 人相忘乎道術:《莊子》論「忘」的生命智慧2025.05.0604【寓言故事】天宮保健官到人間2025.05.0405聯合國衛塞節慶典 佛光山與會2025.05.0806助緬重建 佛光山、佛光會、星洲基金會再捐物資 2025.05.0307【深頁凝視】《小書店大繪集》手繪匠心獨具的書空間2025.05.0408人間佛教學術工作坊 探索實踐路徑2025.05.0309尤英夫 40年公益軌跡不停歇2025.05.0310【營養專欄】這些奶,你喝對了嗎?2025.05.03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遇見荷】 平安抵達《中國人的音樂》 ──來自生命深刻觸動的文化書寫【美好時光】 採我園中蔬【王文靜看世界】高山古隆族採毒蜜──世界最巨大蜂蜜,懸崖生存智慧【浮世畫框】蒲團之上,刀筆之下── 拾得七十歲書畫陶印展【歲時.節氣】 立 夏 夏木陰陰正可人 作者其他文章【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閃文集】暗戀桃花源與櫻桃園【閃文集】音符中的深情告白【閃文集】昨天過後【閃文集】無限延伸的波點【閃文集】 臺灣的脊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