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南北】 南安官田古跡(上)

文/洪少霖 |2018.05.07
1465觀看次
字級
官田村貌。圖/洪少霖
官田洪氏世祖墓誌銘殘碑。圖/洪少霖

文/洪少霖

中國大陸福建省南安市東田鎮官田自然村,古名豐田。官田名稱由來,據民間猜測大概由於舊時官田村內的「龍船」形溪沙灘及田間生長著大量「杆芒」(近似蘆葦),其閩南話發音與「官」字諧音,從而有此稱呼。

現今,其隸屬藍溪行政村。藍溪村位於東田鎮政府駐地東北部三公里處。因東田溪貫穿全境,溪水呈藍色,因而取名為藍溪。藍溪村在宋時為崇善里,元、明、清歸屬廿九都,民國為煙山鄉藍溪保,一九四九年後稱藍溪鄉。一九五八年藍溪公社改為藍溪大隊,一九八四年轉為東田鄉藍溪村委會,一九九一年升級成東田鎮藍溪村委會。後因公章誤把「藍」字刻為「籃」字,有時也以「籃溪」為俗稱。

一、官田洪氏

官田以洪氏為主要姓氏,其由東田鎮彭溪村遷入,彭溪洪氏於宋末元初由英林十一世祖子文公傳入。子文公在彭溪繁衍了七代,明萬曆年間(1573~1621年)官田先祖(由英林起始為第十九世)始至官田肇基,從而洪氏開始於官田開枝散葉。

官田村中,現今保留一座宗祠,傳說其始建於明代,主要用於供奉官田一世祖洪天銓、洪天銘神主,故其門楣有著「豐田一世宗祠」字跡,另有二世祖洪衷及其他先祖牌位也供奉其中。

該宗祠為傳統三開間格局,其頂部有閩南傳統建築形態燕尾脊及兩對前後左右對稱的「龍穩」,那是如龍頭一般形狀的陶瓷雕塑。該宗祠門廳為「三通門」,有斗拱、橫梁,其上飾有木雕,正壁鑲有影雕、青石窗。大門有楹聯:「惇煌衍派家聲久,詩禮傳芳世澤長」、「木本水源傳不易,左昭右穆序長存」;其內大堂正上有「螽斯衍慶」四字,兩旁對聯曰:「堂構增輝光諸祖德,箕裘克紹貽厥孫謀」。大堂柱聯有著官田洪氏來源之說明:「祖英林宗磻溪本本源源綿我家世澤,枕鳳髻面龍山煌煌穆穆兆此地文明」,表明官田洪氏為晉江英林洪氏之傳承!

該宗祠於一九九五年重修竣工,當年有不少海外官田族裔回鄉參加重修竣工慶典,目前該宗祠內懸掛有馬來西亞官田族裔碩士學位匾額及各宗親省親團旗號等。有傳說,宗祠在那年重修時,在其大門前磚埕三邊砌起了圍牆,宗祠前庭從而被包圍,如此可減少官田人才隨淌過官田的藍溪水流失遠去。

官田村當前現有人口兩千多人,舊日的官田人許多以船運為主業,與海絲商貿緊密結合;有不少官田人從而結伴至海外打拚發展,他們同時將官田人的血脈傳播至東南亞各地。據不完全統計,官田人傳至菲律賓、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泰國、緬甸有四千多人。另有分支至浙江蒼南,現今那兒人口有一千多人。

二、傳說故事

官田民間故事裡,有洪百萬居於官田下土樓之事。明末清初,洪百萬富甲一方,有兒子十八位,嫡妻生了九個,庶妻也生了九個,他們分居於頂、下土樓。洪百萬在泉州、南安皆購置了不少田產,在官田村中建有皇宮起閩南傳統大厝四幢,皆為三落格局,目前留存三幢。民間傳言,「開清第一功臣」洪承疇與其頗有來往。

據鄉老相傳,有清代嘉慶年間吏部侍郎洪省純為官田人。傳言中,嘉慶皇帝曾授予他匾額,現今仍保留於官田村內。現實中,官田村目前留存有兩塊殘匾,字跡為:「欽命吏部右侍郎兼鑲黃旗滿州副都統實錄館副總裁官提督福建學政記錄七次,恩為」、「泉州府南安縣洪省純妻傅氏立、嘉慶九年十月、榖旦」。此兩方殘匾據說原為一匾,長度二點四公尺,此匾為孝節或貞節匾額,講述:洪省純英年早逝,其妻傅氏孝道或守節事跡突出,福建學政將其事跡在嘉慶年間向中央申報,得以批准,此匾以示旌表。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