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走廊】 溫莎王朝傳奇系列(5-2) 愛德華八世 不愛江山愛美人

文╱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2018.05.04
2846觀看次
字級
1920年代,愛德華八世肖像。金髮、俊俏的面孔、英挺的外表和燦爛的笑容,愛德華在一戰後,頻頻出現在公共場合,經常躍上世界媒體的頭條。備受愛戴的程度,堪比後來的黛安娜王妃。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1920~30年代,格洛斯特公爵亨利王子(H.R.H. Prince Henry,1900~1974)肖像。1936年12月10日,愛德華八世在喬治六世、格洛斯特公爵和肯特公爵三位兄弟見證下,於貝爾維德城堡(Fort Belvedere)簽署了退位文件。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1920~30年代,憲政丘與威靈頓拱門。1936年7月16日,愛德華八世結束海德公園的典禮後,沿著憲政丘返回白金漢宮時,一名叫做喬治麥克馬洪(George McMahon)的男子亮出左輪手槍,意圖刺殺國王,但最終失敗。據嫌犯供稱,他受了代表「外國勢力」的神祕人士指使。圖╱徐宗懋圖文
1930年代,喬治五世誕辰,國王與眾位王子在白金漢宮前接受士兵們行禮。後方上頭是瑪麗皇后與公主和孩子們。對於愛德華八世豐富的感情生活和一系列不顧皇室體面的做為,重病中的喬治五世曾失望地對首相透露:「我死後,這孩子會在12個月內就毀掉自己!」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1930年代,喬治五世誕辰,國王與眾位王子騎著馬,準備參與皇家軍隊閱兵典禮。喬治五世對孩子們很挑剔,尤其是與長子愛德華八世的關係並不佳。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1920~30年代,聖瑪格麗特教堂和西敏寺。此處一直是英國君主加冕登基或安葬之所。 愛德華八世對皇室生活持續感到絕望,叛逆的他為自己身為王位繼承人而感到萬般無奈。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文╱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愛德華八世是喬治五世的長子,16歲時受封威爾斯親王,並在一戰時加入陸軍服役。年輕的威爾斯親王擁有俊俏英挺的外表,受到大眾喜愛,進行世界巡迴時往往是頭條上的焦點,當時的他無疑是名巨星,符合人們對童話故事中白馬王子的想像和愛慕。但最終在愛與責任之間,他選擇了風花雪月,也不願在寶座上多待一刻,他是史上第一個自願讓位的國王!

一戰結束後,喬治五世與瑪麗皇后持續著緊湊的行程,出席公開場合,努力讓溫莎王朝更貼近人群。英國在一戰後,接管了德國屬地,大英帝國的領土跨度遍及七大洲、五大洋,日不落帝國蒸蒸日上之際,皇室家庭的一舉一動都是焦點。

愛德華八世與父親的關係並不佳,喬治五世是位個性謙遜、接地氣的人,但他卻不是位好父親,事實上,他對孩子們十分挑剔。

雍容華貴的身分,並沒有讓愛德華八世感到榮耀,他喜歡向世人展示自己,但相反地,他卻十分厭惡皇室的虛禮與各種禮教形式,甚至絕望到想自盡的地步。1919年,他曾告訴私人祕書:「我現在好憎惡我的工作……我感覺我歷經了漫長時間,而且很想死。」1936年1月20日,當父親駕崩後,愛德華得知自己必須繼承王位時,他沮喪透了!得知父王死訊時,他無法克制地在母后肩上痛哭,他害怕承受接下來的命運和責任。

他痛恨皇室的形式作為,皇家的浮華以及連帶而來的生活享樂才讓他真正感到快樂;而他豐富的感情生活,讓皇室家族最為憂心。傳統道德和皇家禮儀,是皇室愛情裡的唯一守則。英國王子與公主們的婚配極度講究門當戶對,就連交往對象以及愛情生活裡的言行舉措,無不受制皇家與媒體的關切,稍有不慎,王室顏面便會蕩然無存;這樣的愛,背負著承擔家族顯赫榮耀的責任。然而,在位不到一年的愛德華八世,最終為愛而選擇放棄王位。

愛德華八世的情史,總是與已婚婦女糾葛不清。他曾與名媛弗麗達.達德利.沃德(Freda Dudley Ward)私通,當時弗麗達是自民黨國會議員的妻子。愛德華曾在1920年寫給弗麗達的信中深情款款地說:「我的愛,我發誓除了妳之外任何人都不娶!」他們的戀情維持了很長一段時間,從後世被揭露的信件中,愛德華長期且不斷地寫了情書給他的「親愛的小弗麗達」,信中經常使用孩童撒嬌般的措詞,尤其是當他必須參與外交巡遊而被迫與愛人分開時,那份強烈而濃郁的思念滿溢字裡行間。他們的戀情自1918年延續到1923年。

曾離過婚的美國名媛華麗絲.辛普森(Wallis Simpson)是愛德華放棄王位的關鍵人物。雙方認識的時候,華麗絲仍是已婚狀態,愛德華熱烈追求,他的瘋狂舉動引發皇室和內閣大臣的竭力反對。

1936年,愛德華八世為了娶辛普森,但因違反英國王位與英國國教繼承規定,他不惜從寶座上退場,將王位禪讓給自己的弟弟喬治六世。他宣稱:「沒有我心愛女人的幫助與支持,我無法如我所願地肩負重任,以及克盡國王的職責。我也想要你們知道,我所做的決定是我個人的決定,也是獨自的決定。」

此舉讓他們的愛情故事一躍成為世紀佳話,「不愛江山愛美人」的標籤,自此之後成為愛德華八世一生的評價!

(文╱張維晏;上色╱陳怡靜、張維晏、徐丹語、吳濬伊)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