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趙莒玲
「同學們都說我的腦子很笨,沒能力也沒辦法承受讀高中的壓力,都勸我別再升學了。」初三畢業前夕,有位家住四川美姑縣的女孩,滿面愁容的向我吐露她壓抑已久的鬱悶。
我靜靜聽著沒搭腔。因為在我印象裡,她是勤奮苦讀的女孩,成績一直維持前三名,讀高中應該沒問題。但因口齒表達有些含混不清,經常遭同學訕笑嘲弄,導致個性卑怯和缺乏自信。
幾經欲言又止,她顯露倔強和不服輸的性格,嘴裡蹦出的第二句話是:「難道我真的沒有能力讀高中嗎?」說真格的,我心裡也沒底,只好反問:「妳能考取越西中學嗎?」她篤定的點頭:「可以。」我鬆了一口氣:「那就沒事啦。」
這會,換她愣眼巴睜地盯著我。沉默一分鐘,她吞吞吐吐的說:「可是……同學們都說我就算考取,也絕對讀不下去。」我好氣又好笑地故意澆她一盆冷水:「哦,原來妳的人生是由別人決定。」她面帶慍色的反擊:「當然不用。」我轉而順水推舟地說:「那就依照妳既定的目標走吧。」得到認同後,她釋懷離去。
一關過了又一關
她如願地考取越西中學。有天,又來敲我的門。我當她是來報喜,自顧自地講著祝賀的話語,她卻垂頭喪氣,悶不吭聲,雙手不住地緊握。抬頭時,她欲語還休,眼神透著無限煩憂。
停頓幾分鐘,她忸忸怩怩的說:「我不敢回家了。」看我皺眉不解,她開門見山的補上一句:「如果回家就得結婚,沒辦法讀高中了。
「結婚?不會吧!妳好不容易拚上高中,怎能輕言放棄。」我振振有詞地衝口而出時,瞄到她眼角閃著淚光。她語帶悲傷的道出原委:彝族女孩十五、六歲起就會被催婚。她的母親很早就幫她訂下一門親事,男方家境富裕且正在讀大學,如今她初中畢業又考取高中,論年齡和條件似乎是成親的最佳時機。
讓她憤慨的是,所有親戚都反對她繼續升學,極力撮合她趕快完婚。她的父親過世,母親是沒主見的女人,禁不住親戚輪番上陣的慫恿和煽動,頻頻向她施壓。但她強烈渴望讀大學,想證明自己的學習能力,不甘心因婚姻束縛而斷送。
然,母親一通通電話,軟硬兼施的溫情攻勢,逼得她喘不過氣,只得暫時躲在大營盤學校避風頭。下一步棋怎麼走?她心亂如麻,而我只能鼓勵她勇敢堅持自己的夢想。幾番痛苦的拉鋸,她剛烈決絕的抗爭,終於迫使母親讓步。九月開學,她踏進越西中學,但腳步依然沉重。
求學路坎坷難行
這件事,讓我聯想到一位十八歲才念七年級的美姑女孩。她的求學過程相當坎坷:五歲在美姑麻風村的村小念書,讀到三年級,因身為家中長女必須扛家計而輟學。長及十四歲,她帶著三個弟妹到大營盤求學,才得以轉到四年級復學,因而非常珍惜讀書的機會。
每學期放寒暑假前,我總是看到她黯然神傷的躲在角落讀書,勾起我的好奇心。約她談心時,始知她家境清寒、弟妹多,每次放寒暑假回家,親戚們總在她的耳邊提醒著趕快嫁人,這樣就可以用近二十萬的聘金,幫忙分擔母親的經濟壓力。下學期還能不能再讀書?不時地環繞在她的腦海,也刺痛著心。
讀書or結婚?兩難。這就是不少家境貧苦的彝族麻風村女孩,不得不面對的真實又殘酷的人生關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