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密碼,還有其他避免駭客攻擊的方式,例如實體USB密碼。圖/法新社
編譯/潘楠慕
現代人的生活,愈來愈離不開網際網路,許多重要資料和個人資訊也都儲存在網路和相關設備上;保護這些重要資訊的傳統方法就是密碼,但隨著資訊數量膨脹,記住各種不同密碼也益發不易;許多人為了省事,常使用簡單的密碼,但也增加個資外洩的風險。
科技的進步,將有效改善這個問題。目前,網際網路的新安全標準,可望使傳統的密碼消失,改以其他方式讓使用者登錄各個網站或裝置,包括硬體安全密碼、指紋辨識、人臉辨識、虹膜掃描和其他生物特徵識別。
這種「網路認證」標準(Web Authentication,簡稱WebAuthn)的設計宗旨,是透過生物辨識和使用者原有的設備取代密碼,例如智慧手機、指紋掃描器和網路攝影機。使用者不需要再記憶冗長的密碼,只要透過生物特徵或關裝置,即可透過藍牙、USB連接埠、近場通訊(NFC)等技術,進行網路身分認證。
掌管網際網路標準的全球資訊網協會(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W3C)執行長賈費(Jeff Jaffe)表示:「『網路認證』將改變目前人們使用網路的方式。」
目前已逐步採用的WebAuthn例子之一,就是使用者準備登入某個網站時,只需輸入用戶名稱,隨後便會在智慧手機上收到提示訊息,然後點擊訊息即能登入,不需密碼。
賈費表示,「網路認證」可以保戶使用者免於釣魚式網路攻擊,用戶也無須擔心認證訊息遭盜用,因為每次準備登錄時,系統都會隨機產生僅能使用一次的身分認證指令。
倡導這種新標準的機構之一,是「線上快速身分驗證聯盟(Fast Identity Online Alliance,FIDO)」。執行長麥道威爾(Brett McDowell)表示:「近幾年來,數據外洩和密碼遭盜取的情況愈來愈嚴重,各種服務的提供者,應該得終止對過去那些易受攻擊密碼的依賴,在所有網站和應用程式中,使用可防止網路釣魚的網路快速身分認證方式。」
「網路認證」新標準,也可幫助人們為每一個裝置和服務設定獨特的登錄資訊,並非在每個網站或設備都使用同一個名稱及密碼,以免某一個網站遭駭客攻擊後,使眾多使用者蒙受損失。
W3C聯盟,目前已把「網路認證」標準列入「候選推薦階段」。這個階段,是網際網路標準或最終核准,並開始邀請各網站、各種裝置採用之前的倒數第二個階段。
W3C並宣布,Google、微軟、火狐等公司都已決定致力支持這個新標準;也就是說,目前除了蘋果公司的Safari瀏覽器之外,其他所有主流瀏覽器,未來都可望採用這種新標準。
賈費說:「網路安全,當然還有許多問題仍待解決,但至少我們應設法減少對最容易受攻擊的密碼之依賴。『網路認證』的多種跨平台認證方案,可以幫助我們消除許多風險。」
網路攻擊災害大 防駭措施也升級
網路攻擊的潛在災難性影響,過去較不受重視;但隨著幾次影響深遠的網路攻擊事件發生,各國當局逐漸體認這種攻擊型態的嚴重性,如果不開始嚴肅看待網絡安全,未來的網路攻擊所造成的損失,將難以估量。
新一代武裝衝突的明顯實例,出現在二○一五年。當時美國和以色列聯手,試圖透過Stuxnet病圖摧毀伊朗的核武計畫;當時的攻擊並未完全成功,但已摧毀一千台鈾離心機。另外,同年十二月烏克蘭發電廠發現電腦遭駭客遠端控制,據信約十萬人的生活受到影響。
對網路安全的危機意識提高,促使各當局和機構投入大量資源,因應未來的攻擊。例如,IBM等大型企業已興建網絡安全測試實驗室,使跨國企業體驗網路攻擊的嚴重程度。美國最大建築公司之一比奇特爾(Bechtel),也在華盛頓特區郊區成立實驗室,用來展示駭客攻擊擊對工業控制系統(ICS)的破壞,也成為該公司承包美國政府業務工業控制系統的網路安全中心。
比奇特爾公司網絡實驗室項目經理哈特曼(Chad Hartman)說,物聯網(Iot)日益擴張,生活中多種裝置都可連結,但也提供駭客許多入侵途徑。若針對重大基礎設施發動攻擊,產生的傷害有如戰爭。
目前,許多專家最擔心的是金融機構合醫療系統受到攻擊。前者可能導致金融秩序崩潰,經濟受創,甚至引發動亂。至於醫療體系一旦遭到破壞,可能使許多患者的生命受到威脅。以日前出現的「想哭」病毒為例,英國約三分之一的公立醫院遭到感染,所幸駭客僅刪除數千人的預約資料,如果發動更惡意的攻擊,例如竄改病歷或處方,後果不堪設想。
比奇特爾公司的安全專家最為擔心的是恐怖主義襲擊,無論是恐怖組織或獨狼,未來的網路攻擊事件數量只會不斷增加,後果也更令人憂慮。專家呼籲,除了技術層面的防範,各界也應提升防駭的意識,才能將網路攻擊的危害程度降至最低。
提高安全意識 對抗網路犯罪
全球眾多電腦使用者,對數位化設備的安全意識其實並不充足,甚至經常使自己暴露在網絡安全威脅之下。實體住宅裡擺放許多貴重物品,多數人選擇上鎖、保全系統加以保護;然而,數位設備儲存的個人資訊、機密文件,相關保護措施卻常被忽略。
所幸,現在已經有一些實用的措施,可保障數位安全。英國網絡安全公司駭客之家(Hacker House)的創辦人海基(Matthew Hickey)建議,美國國家安全署(NSA)的員工安全指南,非常適合作為設置家庭網路安全的參考。
這些安全措施,包括監控進出家庭網路的流量,一旦出現異常便可盡早檢查。此外,他建議選擇較少使用的裝置或智慧手機上網登入銀行賬戶,因為較常使用的電腦或手機可能已經被植入木馬。
另外,重要個人資料,也該定期進行備份,單獨儲存在未連結電腦的外接硬碟;這樣一來,就可降低電腦遭駭客入侵或感染惡意勒索病毒時的損害程度。
安全意識的提升,也是自我保護的重要措施。專家提供的建議,包括使用公共Wi-Fi前,應該下載虛擬私有網絡(VPN)軟體,從而防止他人透過截取Wi-Fi網絡數據來監控你的上網活動。
以網路攝影機為例,許多人可能沒注意修改原廠設定,安全層級過低,使用者家裡或辦公室裡的情景因此被有心人士一覽無遺,當事人卻一無所知。海基指出,所有人該採取某種程度的安全措施,提高安全意識,才能自我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