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工藝聯盟於一九○七年成立,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儼然被世界公認為相當成功的美學平台,也創造了德國經濟奇蹟。依據德國經濟部公布資料,二○一六年德國文化創意產業營業額達一千五百四十億歐元,已勝過化學工業、能源、金融業,略遜於汽車業。
該聯盟成立的宗旨,係透過藝術、工業、工藝的結合及教育宣導,讓產品精緻化。倡導一個理念,即藝術具有催化道德和教養的作用。
一九八三至二○○七年,工藝聯盟關注二十一世紀的城市住宅環境改善及舊城市的維修,傾聽民意,察納雅言,期許企業社會責任確實執行,另外,工藝聯盟對德國政治的發展也積極介入,並產生正面影響。
二○○七年適值工藝聯盟成立一百年,聯盟仍持續為德國業界服務。同年,德國政府順應時代變遷,整併若干行業,文化創意產業正式誕生,迄今在短短十年之間,發展迅速,因數位化、全球化結果帶來亮麗成果,德國技術創新的驅動力量很多也來自文創業。
依據統計資料,德國文創業擁有二十五萬家公司,一百多萬從業人員。二○一五年德國文創業的產品與服務總產值估計多達九百八十八億歐元,成長了百分之四點二。
德國文化部主管文化創意產業務,涵蓋音樂、書籍、藝術、影片、廣播、表演藝術、建築、設計、媒體、商業交易、軟體遊戲等。二○一七年德國政府編列一千五百萬歐元,協助藝術家創新並重視生態。
二○○三年,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開始擔任慕尼黑才藝國際競賽的台灣連絡單位,邇來合作無間,讓台灣年輕工藝家走向國際舞台。
在台北舉辦的德國工藝聯盟百年展,相信必然帶給國內建築及藝術設計專家諸多啟迪作用,引發業界一股嶄新的藝術思潮,提升藝術創作的正能量,讓國內文創業更加蓬勃發展,並強化國內文化總產值的驅動力。
沈張進(新北市/曾任大學兼任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