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的環保意識持續升高,也愈發關注汙染問題,例如空氣、水或者廢棄物;然而科學家指出,有一種汙染其實也很危險,但常被忽略,那就是光汙染,或稱光害。
科學家指出,全球各地的夜晚愈來愈亮,這種狀況如不改善,人們很快會看不到美麗的星空。光害的起因是過度使用照明系統,使得夜空星光被都會的燈光覆蓋而消失,也使天文學家的觀測研究受到影響,甚至會破壞生態平衡。
研究人員連續五年在十月份觀測到的衛星數據顯示,二○一二年到二○一六年間,地球上有人工照明的室外面積每年增加百分之二,夜間亮度也隨之增加。
亞洲、非洲和南美洲的大部分地區,夜間人工照明範圍都迅速擴大。尤其是發展中國家大城市郊區,夜間亮度正在迅速上升。研究團隊並指出,光害實際上比數據顯示的更糟,因為衛星無法探測到一些LED照明燈,尤其是藍光等光線。
研究指出,人工照明已對生物造成重大影響。除了人類,鳥類、魚類、兩棲動物、昆蟲、蝙蝠的遷徙和繁衍也會被打亂,植物的生長期會異常延長。
柏林萊布尼玆淡水生態學和內陸漁業研究所的霍克(Franz Holker)表示,光害的狀況已到危急關頭,但許多人尚未意識到嚴重性,人們可能因此付出經濟、生態、環境的慘痛代價。
自一九八○年代起,全球即已開始出現暗空運動,鼓勵減少使用不必要或是不當的照明系統,以減輕光害,但至今成效有限。霍克建議,人們應盡量避免使用過於耀眼的照明設備,選擇琥珀燈而不是所謂的LED白光燈,用更高效率的方法照明,共同抑制光害,守護夜空。
光汙染有害人體健康
1
嚴重損害眼睛,導致各種眼疾,包括視網膜水腫、模糊,使視力受損。衛生專家認為,視覺環境是形成近視的主要原因,而不是用眼習慣。
2
可能誘發癌症。一項針對以色列的調查研究發現,光害愈嚴重的地方,婦女罹患乳腺癌的機率愈高,原因可能是非自然光抑制了人體的免疫系統,影響激素的產生,內分泌平衡遭破壞。
3
光害可能使人情緒不佳,引起頭痛、疲勞、壓力和焦慮等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