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練習題 幼兒律動老師 與亞斯孩子的一堂課

文/袁葦(職能治療師) |2018.03.27
1513觀看次
字級

文/袁葦(職能治療師)

幼兒律動老師:

四歲的小峰是我新收的學生,他是個對文字高度敏感的亞斯伯格症小男孩,精心策畫的課程內容、可愛的童謠、新環境以及身邊的同學都引不起他的注意,老師的指令對他而言,只是一串串沒有意義的聲音。他總是自顧自地在教室裡轉著,或是爬上走道邊的沙發,全神貫注地讀出海報上的文字,超乎年齡的識字能力,令人驚歎。

只是,我畢竟是一名幼兒律動老師,請問我該如何引導他探索自己的身體,使他能融入團體、跟著音樂節奏搖擺?

袁老師解題祕技:

「生活律動」,是隨著音樂節奏自由舞動肢體,這對正值動作發展期的幼兒來說,有許多正面意義,例如練習身體各部分該如何動作、互相協調並發揮創意;然而,亞斯伯格症的孩子多半會有「動作協調」與「動作計畫能力」較弱的問題,我想,這就是小峰媽媽要帶他參加生活律動課程的原因之一。

只不過,小峰畢竟是尚未學習過團體規範的特殊幼兒,建議老師應事先與父母溝通,了解小峰的個人特質、優弱勢能力、喜好、聽指令的能力、情緒狀況,以及與他人互動的模式,再與父母共同訂立學習的進度與目標。

以下提供幾點,作為訂立目標與學習進度的參考:

一、協助小峰與新老師、新同學、新教室建立良好的關係。

前兩堂課,不要太急著要求孩子遵守團體規範,而要以提供一個「充滿安全感的環境」為優先考量。這樣,小峰才不會因為在新環境中感到焦慮,進而影響了學習動機。

二、學習在團體中聽指令。

「動作學習」的前提是要能夠聽懂指令及模仿他人的動作,但光是要引起這類孩子的注意,要他跟著老師同學一起舞動身體,就是個挑戰。建議指令盡可能簡單清楚,再加上誇張的面部表情與肢體動作;同時下指令時最好走到小峰前面,與他有眼神接觸,使他能充分理解指令的意義,例如「來,看老師」、「聽音樂的聲音」,使小峰聽到指令時,能把注意力轉到老師或音樂上面。

三、善用小峰的優勢能力與特質。

利用小峰對文字的優勢能力,達到訂定的各項目標。例如:在教室中貼上與課程相關的文字海報、穿上印有課程主題的文字T恤、用繪本或童書吸引小峰並與之建立關係等,訓練他一聽到固定的音樂,就能做固定的事。

四、「生活律動」的教學規畫。

等小峰的注意力能持續在課堂中時,目標就回到教學引導與策略了。

前面提過,這類孩子「動作協調」與「動作計畫能力」較弱,動作的大小、力道的輕重也拿捏不好。而所謂「動作計畫能力」就是:當我們做一個連續性的動作之前,如跳舞、三步上籃、翻跟斗時,腦中會有一個藍圖,計畫如何有效率地運用肢體去完成這項動作。而動作計畫能力比較差的人,在遇到一個新的運動或一串連續動作,常常會不知道該怎麼樣運用自己的身體,而顯得笨拙或不願意嘗試。

而「動作分解策略」,則是我們協助這類孩子了解身體各部位如何運用、促進動作能力的主要方式。將複雜的連續動作拆解成有順序且容易做到的小步驟,待動作都熟練之後再將之連貫起來。如此一來,孩子比較願意去嘗試新的動作,也比較不容易有挫折。

很感動老師願意在團體課程中,為特殊孩子多花一點心思,才不至邊緣化他們,進而達到真正的療育效果。相信假以時日,小峰就能運用自己的肢體表達感情,並與周圍的環境產生正向的連結與互動。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