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共讀】給孩子的 情感教育 文/施佩君 |2018.03.25 語音朗讀 2763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情愛可大可小,大情大愛是慈悲,小情小愛是圍繞凡夫俗子一生的甜蜜的負擔。在繪本世界中,以愛情為主題的繪本引起大讀者的共鳴,往往勝於小讀者;因為繪本的簡化,能幫助習慣複雜思考的成人釐清問題,尋回初心。愛情繪本由大人說給孩子聽,對成人是淨化,對孩子亦不失為良好的情感教育。 圖/巴巴文化、三民提供 《Dear和你在一起》 文圖:詹迪薾 出版社:巴巴文化 《那一天我變成一隻鳥》 作者:尹格麗.賈培特(Ingrid Chabbert) 譯者:李家蘭 繪者:谷瑞迪(Guridi) 出版社:三民 文/施佩君 情愛可大可小,大情大愛是慈悲,小情小愛是圍繞凡夫俗子一生的甜蜜的負擔。在繪本世界中,以愛情為主題的繪本引起大讀者的共鳴,往往勝於小讀者;因為繪本的簡化,能幫助習慣複雜思考的成人釐清問題,尋回初心。愛情繪本由大人說給孩子聽,對成人是淨化,對孩子亦不失為良好的情感教育。 讀小學一年級的兒子告訴我,他喜歡班上一個女生,說起她的名字,他害羞的笑了,再多問幾句,他的臉便紅了。說「情竇初開」言之過早,但如果把這樣的喜歡同化成一般友誼,似乎又太簡化了孩子所要表達的,畢竟,他說起同性好朋友時可不曾臉紅呢。 從「我不跟女生玩」到「原來下課跟女生一起玩,也很好玩」,再到「我喜歡跟她玩」,孩子的性別意識正在形成,對於不同形態的情感關係也開始有所區別。現階段,他的喜歡還是一種模模糊糊的情感流向,當母親的不需要過度解讀,可是又不得不做好接招的準備──種子既已萌芽,就會長大。 為愛情付出代價 關於愛情的思索,難以化做簡短的Q&A,需要細水長流,有幾本繪本或許可以開啟對話:沃博與齊華絲特的小書《我喜歡你》,有人與人之間各種相互喜歡的情與境,圖文清爽簡潔而饒富趣味;佐野洋子的《活了一百萬次的貓》,以一百萬次生死才學會愛與被愛,寓意深遠;郝廣才與吉恩盧卡合作的《好好照顧我的花》有對愛情的追尋和對自我的探索;達妮拉.庫洛特的《鱷魚愛上長頸鹿》四冊繪本,寫兩隻天差地別的動物,從相識、相愛、到共組小家庭的故事,寫實而幽默,不只說「相愛」也談「相處」。 而在這一、兩個月的新書中,也有兩本以愛情為主題,值得推薦的作品:《那一天我變成一隻鳥》與《Dear和你在一起》;前者是男孩、女孩甜蜜的初戀,後者是老年人心有靈犀的相知相惜,詮釋愛情在不同年齡層,不同階段,不一樣的面貌。 讀《那一天我變成一隻鳥》,第一眼看到灰色、單調的封面,就知道這個「初戀」故事,不是走「偶像劇路線」;不只是封面,連內頁都只有黑灰白,唯一的藍出現在鳥衣的特寫畫面。前後蝴蝶頁有滿版顏色、花朵圖樣,但也是以低明度的磚紅色呈現;這樣的色調讓整本書有一種沉穩的重量感,與文字、炭筆線條的輕盈達成平衡。而這種重量感在進入故事之後,會讓我們更貼近第一人稱男主角的緊張、認真、專注的心情,也彷彿那身鳥形裝就穿在我們身上,沉沉的壓著雀躍得不知所措的心。 尹格麗.賈培特的文字,與谷瑞迪的圖畫,是絕妙的搭配。「開學的第一天,我戀愛了。」直截了當的開場白,搭配的是一張像一座拱門,又像罩子的草圖,讓人不明所以。 接著,第二頁「那是我的初戀」,圖片略顯端倪,竹子搭成的框架有鳥頭的形狀。翻頁,看起來是圖文不符的搭配,文字寫的是男孩畫了女孩的畫像,有很多愛心,有笑瞇瞇的太陽;圖片畫的卻是他後來的行動,製作鳥衣的過程。 這樣的安排,讓我們知道這身鳥衣不只是一個投其所好的裝扮,還藏著許多心意。男孩穿上鳥衣,把「她看不到我,但我的眼裡只有她。」這樣一個情感的描述具象化,同時告訴讀者,為此他要付出的代價:覺得很熱、被盯著看、被笑、很難走路、很難尿尿、踢球、爬樹都變得困難,「遇到下雨的時候最糟糕,我聞起來像一隻溼漉漉的狗」,似乎表達了初戀不會總是美好,在若即若離、患得患失的情緒中,我們給自己製造了不少麻煩。然而,男孩不願脫掉外衣,執意變成女孩喜歡的鳥,直到獲得女孩的青睞。 幸好男孩的堅持有好結局:女孩為他脫掉鳥的外衣,看見真正的他,象徵以本來面貌面對情感,不需偽裝。但我們不禁擔心,如果故事是結束在雨中的畫面,男孩要如何面對自己的「求不得苦」? 情不重不生娑婆 佛教說人生有八種苦,求不得苦是其一,愛別離苦亦然。在愛情之中,求之不得固然苦惱;兩情相悅卻得面臨生離死別,亦讓人悲痛。《Dear和你在一起》說的就是老年人面對另一半先走一步時的思念。 作者詹迪薾將她在倫敦散步的所見所聞,用文字與畫筆記錄,交織當時的心境,醞釀出這本關於一對老夫妻和回憶的故事。故事前段是妻子追尋丈夫的腳步,提著疑惑前行;直到最後,以長椅上的紀念牌點出逝者已矣,原來是丈夫在追尋妻子,這一路的風景都是思念與回憶。 「諸可愛境,遠離身時,引生眾苦,故名愛別離苦。」雖然色鉛筆將這苦畫得很輕很淡,而以綿綿思念營造跨越生死的浪漫,但當我們讀到文字「看著喬治獨自走在路上,瑪麗忽然覺得很難過。她還是習慣每一件事情,都是兩個人一起做」,還是能喚起內心面對無常的脆弱與糾結。 正所謂「情不重不生娑婆,愛不深不墮輪迴」,佛教稱人為「有情眾生」,可知人本是有情感、有情愛的生命。情愛可大可小,大情大愛是慈悲,小情小愛是圍繞凡夫俗子一生的甜蜜的負擔。在繪本世界中,以愛情為主題的繪本引起大讀者的共鳴,往往勝於小讀者;因為繪本的簡化,能幫助習慣複雜思考的成人釐清問題,尋回初心。 這兩本書推薦給孩子,也推薦給成人,最好是能一起讀,由大人說給孩子聽,對成人是淨化,對孩子亦不失為良好的情感教育。 前一篇文章 【書市隨筆】 未來書籍的創意發想 下一篇文章 閱讀講堂 讀書是為了與自己相處 熱門新聞 01奉行四給 劉宗澤獲昆大傑出校友獎2025.10.3002【人間有愛 】提早十分鐘2025.10.3003人間佛教聯合總會赴梵蒂岡 參與宗教對話宣言60周年慶2025.10.3004桃園花彩節 周末大溪登場2025.10.3005【寶島踏查】新竹湖口老街天主堂2025.10.3006輝達總部選址確定 落腳北士科T17、T182025.10.3007燕子口堰塞湖消失 台8線開放通行 2025.10.3008推廣兒童歌仔戲 鄉村巡演明開跑2025.10.3009習川會今登場 台海議題受矚2025.10.3010以控哈瑪斯違反協議 再空襲加薩2025.10.3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書頁微光】《社群帝國那些人》見證臉書權力擴張【深頁凝視】《老屋熟成》老屋是故事挖礦機【瀾光 筆記】《死亡可以是溫柔的》溫柔學習生命課題【圖文閱讀】《很大的手》 安靜領會父親的愛【書市隨筆】《詹冰全集》詹冰 跨語世代的傳奇作家【閱來悅愛】《你看見喜鵲了嗎?》看見幸福的模樣 作者其他文章【閱來悅愛】《你看見喜鵲了嗎?》看見幸福的模樣【閱來悅愛】《荒島求生,你需要準備什麼?》一本好書猶如人生的翅膀【閱來悅愛】《白兔夫人》、《超無聊的o星球》 讓人開懷大笑的吉勒.巴舍萊【閱來悅愛】《我和媽媽在月亮的肚子裡》 神祕靛藍色的母愛【閱來悅愛】《啾啾的媽媽》 沒有血緣仍是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