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是以線條畫成的,菩薩沒有一定的形象,我們要學習的是他們的精神。圖/王卉娟
王卉娟(王品)1963年生,台灣台中人。1999年起旅居澳洲,澳洲墨爾本大學建築博士。圖/王卉娟(摘自《千年的邀請》,香海文化出版
文/王卉娟
這幅畫的靈感來自於日本法隆寺寺內一尊菩薩的前、後、左、右四張照片,我看到的是一位轉動著的菩薩。
我畫菩薩在畫面上轉動,菩薩為什麼轉動呢?因為這菩薩不是用線條畫成的,而是由色塊所組成,就像積木堆積起來的東西一樣,不穩定!我們經常也是由一個個的「我的」所拼湊而成:我的車子、我的工作、我的自尊、我的孩子等等。看到了這些「我的」的聚集,好像「我」就存在了。很可惜,世間上所有的「我的」都有可能不見,因為依靠不真實,我們轉動。
畫好了這轉動的菩薩,這張圖就一直貼在工作室的牆上。看著菩薩,我的問題是:如何才能不轉?菩薩在被問了一個多月後,終於給了我一個答案。背景的菩薩和波浪都是以直線畫成的,但是,在繪製時我理解到:一樣是長短不同的線條,如果間距相同,就隱約可以看到菩薩;如果線條的間距一會兒大、一會兒小,我們一會兒要這樣、一會兒要那樣,看到的就只是起起伏伏的波浪。菩薩是以線條畫成的,菩薩沒有一定的形象,我們要學習的是他們的精神:善護念。
好好照應當下眼前的心念。一步一腳印,真誠地面對生活中發生的各種問題,是這幅畫給我最大的啟發。
(摘自《千年的邀請》,香海文化出版)
作者簡介
王卉娟(王品)
1963年生,台灣台中人。1999年起旅居澳洲,澳洲墨爾本大學建築博士。
國畫個展,包括2018-2019美國、中國、台灣巡迴展;2014-2017台灣、紐西蘭、馬來西亞、澳洲、法國巡迴展等。著有《菩薩在哪裡──王卉娟創作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