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卓孟輝、姜智釗
六歲的葉小弟,原本就有過敏性鼻炎的困擾,上幼稚園後常常感冒,爸爸媽媽說晚上鼻塞打呼睡不好,老師回饋在幼兒園看起來總是很累。三十二歲徐先生,寒流來襲或者季節交替的時候,總是噴嚏連連,鼻水很難停下來,鼻子黏膜覺得很腫脹,黑眼圈也變得嚴重。
台灣約有三成的民眾因為過敏性鼻炎而不勝其擾。過敏性鼻炎是種遺傳的異位過敏體質(過敏性鼻炎常與氣喘以及異位性皮膚炎一同發生),受到環境中的過敏原(台灣最常見的過敏原是塵螨和黴菌,還要小心室內的二手菸和戶外的霧霾)刺激而出現症狀。若是過敏性鼻炎沒有好好處理,有時還會形成慢性鼻竇炎。
過敏性鼻炎的症狀包含鼻塞、噴嚏、鼻涕、鼻子癢、眼睛癢、皮膚癢、耳朵癢等,和中醫典籍的「鼻鼽」描述很類似。中醫治療過敏性鼻炎,包含內服藥物緩解症狀,改善體質,標本兼治以降低過敏體質遇上過敏原後的反應強度;外治法包含用辛夷花、鵝不食草、甘草等中藥的薰鼻劑,麻黃、甘草、延胡索、肉桂等藥品的穴位敷貼(三伏貼或三九貼),以及針灸或是按摩面部的攢竹穴、迎香穴和鼻通穴等,都可局部緩解鼻部的症狀,還能調適全身的免疫反應。
過敏性鼻炎民眾要避免大量攝取冰涼食物,或是暴露在冰冷空氣中。早上起床戴上口罩和圍巾後再出被窩,低溫需要劇烈運動前戴著口罩熱身等身體暖了再脫下,都可維持吸入空氣的溫度和溼度,避免鼻部黏膜受到過度刺激。另外,有研究顯示冰品冷飲與生冷瓜果的寒性食物,會讓過敏性鼻炎更加嚴重。適度運動與足量睡眠,可使體內氣血循環增加,穩定免疫系統,都能讓過敏性鼻炎的治療更加有效。
(作者為桃園大竹風澤中醫診所中西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