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袁葦(職能治療師)
囡囡媽媽:
囡囡是才六個月就提前出生的早產寶寶,現年六歲。生產過程中,囡囡因腦部缺氧造成發展遲緩,在粗大與精細動作、語言發展上,都較正常孩子慢了許多。囡囡從兩歲就開始做早期療育,以她自己的速度一天天進步中,但她的粗大與精細動作發展仍較同齡孩子遲了一年左右,在團體中的動作比較慢、握筆的姿勢也不標準。囡囡個性溫順乖巧,配合度也高,但她非常害羞又缺乏自信,我和爸爸都很擔心囡囡今年六月升上小學後,怎麼面對學校沉重的課業?也不知她能否跟上其他同學,當個快快樂樂的小學生?所以想請問袁老師,現階段除了在動作方面持續早療外,還能怎麼幫助囡囡呢?
袁老師解題祕技:
我們知道,每個孩子會以不同的速度在各方面學習成長。嚴格說起來,囡囡比一般孩子更早來到這個世界,理應給她更多的時間去探索、認識自己的身體,並與周遭互動,來發展動作及心智能力。囡囡媽媽也提到了一個重點,就是要囡囡當個「快快樂樂」的小學生!那就不能用一般的發展時間表來要求孩子。父母要在「環境的要求」及「孩子的能力」間,為孩子建構一個特製的發展時間表,並抱持適當的期待,如此才能真正落實讓孩子輕鬆學習、快樂成長的理念。
因此,我們必須先了解一下小學所需要的各項能力,再看看孩子目前的能力落在哪裡,進而設計一套專屬於囡囡的活動。父母要注意的是,這些活動除了加強囡囡本身的能力以外,還有一個目的,是讓孩子進入小學後,不會因為能力不足,落後其他同學太多,因而變得更自卑、退縮。尤其囡囡是個害羞又缺乏自信的孩子,升上小學換了一個新環境,本就需要一段時間適應,若能讓她在各方面的學習中獲得成就感,會更有上學的動力。
孩子入小學時,所需要的基本能力大約有以下幾點:
一、穩定、獨立的心理狀態。
二、能與他人溝通,表達所需。
三、在校期間能夠自己照顧自己,包括上廁所、吃飯、整理書包、跑步、上下樓梯等。
四、能夠聽從指令,遵守學校規範。
五、上課時,能保持專注至少三十分鐘。
而從實務經驗上來看,發展遲緩的孩子在學校大概會遇到的問題有:
一、因動作不協調與肌耐力不足,上體育課時會遇到的難題,包括搖呼啦圈、躲避球、三步上籃、體操等。
二、因精細動作協調不佳,在音樂課上可能會有操作樂器上的困難,如吹直笛等。
三、因精細動作與視覺空間概念不好,導致握筆、書寫及拖延寫作業時間等問題。
四、因肌張力與肌耐力不佳,在排隊時或上課中,無法維持姿勢專心學習。
囡囡媽媽可以參考上述基本能力與可能遇到的困難,簡單思考一下囡囡現在最需要加油的部分,為她設計一份訓練計畫,然後在全然接受孩子以自己的速度發展的前提下,當囡囡遇到困難的時候給予她協助。此外,幼稚園的巡迴輔導老師、小學內的資源班老師以及入校服務的職能治療師、物理治療師、語言治療師,都可以提供專業的相關資源。而在未來的文章中,我也會繼續跟大家分享,遇到上述問題時的建議與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