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到老 學到老 銀髮族的快樂修行課 陳玲芳 |2018.02.24 語音朗讀 3874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葉金川在2016年元旦,完成了到紐西蘭挑戰4000公尺高空跳傘的夢想,他鼓勵65歲以上的長者要勇敢逐夢,人生才沒有缺憾! 圖/陳玲芳、董氏基金會提供 譚艾珍響應董氏基金會「自拍大募集」的活動,在現場與眾多嘉賓及民眾玩自拍。 圖/陳玲芳、董氏基金會提供 日前在台北光點舉行《幸福樂齡:高年級的人生課》的新書發表會,並邀請書中名人與現場多位超過七十歲的長輩們,一起分享豐富多采的老年生活。 圖/陳玲芳、董氏基金會提供 文/記者陳玲芳 人生,可以愈老愈有味!如何擁有快樂無憂的第二人生?為讓更多人「懂老」、「防老」,寶佳公益慈善基金會與董氏基金會合作出版《幸福樂齡:高年級的人生課》一書,日前並邀請書中4位名人,包括兩位前衛生署署長楊志良、葉金川、資深藝人譚艾珍及合隆毛廠總裁陳焜耀,在台北光點與現場多位超過70歲的長輩們,一起分享豐富多采的老年生活。 為了幫助年老長輩走出憂鬱症的陰影,當自己的主人,過悠閒的日子,寶佳公益慈善基金會今年結合董氏基金會,共同推動「老而無憂,老而自得:老年人憂鬱症防治宣導計畫」。董事長賴進祥表示,為了擴大效果,進一步出版《幸福樂齡》專書,找來十二位在各自領域都相當傑出的名人,一起暢談他們精采的人生故事。 董氏基金會執行長姚思遠以書中最年長,大家熟知的「孫叔叔」孫越為例,告訴每個人學習永遠不會晚,不要嫌老沒用,當年紀漸長,就要懂得接受生命的老化,度過「好玩」的餘生,去享受人生,讓生命豐富而沒有遺憾。 今年八十七歲的孫越認為「年老是一種祝福」,每個人都曾經年輕,但不見得每個人都能「活到老」。透過老年生活,可以享受年輕人與中年人無法體會的感受;即便有病,只要樂在學習、懂得珍惜、願意付出,都能快樂安度老年。 老年,可以活得更精采 「老了,不代表『廢了』!」現任台灣高齡化政策暨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前衛生署長楊志良指出,目前台灣六十五歲以上老人約三百萬,推估有近八成可以活到七十歲;約六成可活到八十歲;另外二成五可活到九十歲高齡。他強調,老年人的自理能力並不低,每個人都要思考:如何讓自己年老時,依舊能快樂、有尊嚴的過生活。 楊志良提醒銀髮族,一定要保持自己與社會的連結,千萬不要讓自己孤絕於社會之外。已經七十一歲的他,平常出門都搭公車(只有上農場種竹筍時才開車),保持與社會的互動;年輕時喜歡爬山的他,在體力足以負荷下,也會挑戰一些刺激性的戶外活動,每年也會與同齡朋友一起出國旅遊。 「人到老年,一樣可以有夢想;甚至可以活得更精采、更快樂!」六十五歲那年,葉金川為自己的生日,做了一件瘋狂的事:跑到紐西蘭玩「高空跳傘」。他還列出一長串未來人生的夢想清單。他覺得「夢想」本身不重要,因為人不一定每一件都能完成,重要的是「行動力」,因此,只要能完成其中一件,就算「夠本」、有價值。 葉金川強調:「想到就做,人生才沒有缺憾。」他鼓勵老年長者可以繼續工作,或許不一定留在原職場、原職位,但可多從事在地的旅遊、休閒、健康、養生、文藝等服務性消費,並盡可能幫助年輕人。 退休,多動!做啥都好 高齡化的社會來臨,長壽是一個必然的現象,多數六十至六十五歲長者,不認為自己是老人,因為上面還有八、九十歲的父母要照顧,而照顧年長者是一門學問,也不容易。 譚艾珍的爸爸與婆婆都是失智症患者,她以過去照護兩個失智症家屬的經驗分享,認為在照顧別人之前,自己要先學會「輕鬆」面對。雖然,要把自己當成「局外人」去面對熟悉卻失序的家人,對很多人來說並不容易;但是,如果能夠放下包袱、「輕鬆看待」,就可以解決很多情緒上的困擾。 歷經丈夫壯年驟逝、女兒罹患憂鬱症,長期照顧流浪動物,為人熱心、個性豁達的譚艾珍,特別呼籲老年人,要保有「赤子之心」,觀照自己的身心靈健康,她也期勉自己:未來不要被「長照」。 老年,要保養健康的身體並不容易。年過六十的陳焜耀,是台灣首位三進三出撒哈拉沙漠、最年長的超級馬拉松參賽者,也是台灣繼林義傑之後,第二個跑完四大極地馬拉松的台灣人。他表示,自己有「不認輸」的毅力,讓他能在商場上及邁入老年人生途中,一直充滿著鬥志。 他不喜歡讓自己閒著,「退休後做什麼都好,如果真的不知道該做什麼,就去運動吧!」游泳、快走都可以,或是規畫一場自助旅行,出去走走、看看,欣賞不同的風景也不錯。他強調,畢竟人是「動物」,是「動」的「物」體,就該「多動」啊,才不會讓身體荒廢了! 懂老,體會老快樂哲學 新書發表會現場,安排了一項趣味活動,是讓現場長者玩自拍,並響應董氏基金會「自拍大募集」的活動。即日起,只要拿出手機或是相機,拍一張「有長輩入鏡」的照片,在二月二十八日以前,上傳到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粉絲團上的「跨世代,一拍即合」自拍募集活動(https://goo.gl/j8M3Ft),就有機會抽中價值超過千元的精美小禮物。 「千萬別以為自拍是年輕人的活動,老年人玩自拍,更有趣味。」在場與眾多嘉賓及民眾玩自拍的譚艾珍說。當天與會長輩,有不少是「高發會」(台灣高齡化政策暨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楊志良號召而來的,最年長的是民國十七年出生、屆滿九十高齡的胡美志,他大方分享自己的養生之道,經歸納為三大祕訣:吸收新知、保持運動、多交朋友。 負責執行《幸福樂齡:高年級的人生課》出版工作的《大家健康》雜誌總編輯暨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強調,老年,是一生最福氣的階段,許多事也會因自己的想法、行動而轉變,千萬別小看自己的影響力。 葉雅馨說,「懂老」是一門學問,「體會老」則需要世代的理解。她期盼透過座談會及書中十二位「高年級」典範人物(孫越、謝孟雄、黑幼龍、沈燕士、陶傳正、張金堅、楊志良、陳益世、林靜芸、葉金川、譚艾珍、陳焜耀)的經驗分享,傳播銀髮族的「老快樂」哲學,讓老年人也能對「高年級的人生課」充滿期待。 前一篇文章 中醫專欄 春季養生,養什麼生呢? 下一篇文章 養 眼 專欄 黃水果與綠蔬菜 吃多能補眼嗎?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2025.04.2603【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6【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7【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10社論--國民黨該反省2025.04.2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中醫專欄】良藥苦口嗎? 甘口的也是良藥喔!【養生達人】蔡珮蓉復刻阿爸點心鋪 幸福甜食無負擔【養眼專欄】什麼是繼發性白內障?護膚調免疫 從生活做起聊聊心裡事 AI 能取代心理諮商嗎?用敬畏之心 擺脫存在性焦慮 作者其他文章愛從1開始 一塊關懷更生少年立夏時節養心安神 吃苦瓜消暑降火氣【養生達人】蔡珮蓉復刻阿爸點心鋪 幸福甜食無負擔吃健康蔬食救地球 北榮從員工餐做起植物性飲食可護腦 延緩老化預防失智護膚調免疫 從生活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