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侯興鋒
高允是北魏人,他歷經五代君王而深受器重與喜愛;是什麼原因讓他能夠穩居宦海數十年,成為「不倒翁」呢?
有一次,北魏文成帝心血來潮,打算到著作郎高允的府上看看。進得高允家的大門,只見院落荒疏,僅有草屋數間,屋裡炕上的被褥都是用麻布做成,家人穿的都是用舊棉絮做的棉袍,廚房裡只有一點食鹽和青菜。
文成帝看後,詢問高允原因。原來北魏的官吏都沒有工資,他們的生活主要靠皇帝的賞賜,或者經營些田產取得收入。高允當年南征北戰,立下不少功勞,他把得到的賞賜都分給手下的士兵了,自己則過得非常窘迫,以致有時無米下鍋,只好經常讓兒子們上山打柴採菜,維持生活。
這時,文成帝才發現,高允已經二十七年沒有升過職,他本人居然從未提過要求,不由得大為感慨,高允的部下已經有一百多人都官至刺史了,他卻一直在做郎官。
於是,文成帝當即下令賞給高允絹帛五百匹,穀米一千斛,任命他的長子高忱為綏遠將軍、長樂太守。高允三番五次上表推辭,稱其不可當此大用,無奈文成帝態度堅決,不予批准。
到了孝文帝時期,孝文帝曾專門為高允頒布一道詔書,說:「高允年逾古稀,但家貧無儲。命令主管宮廷音樂的太樂署,抽調十名演奏弦樂器和竹管樂器的藝人,每隔幾天到高允家中演奏一次,使他心情喜悅。」不久,又下詔令每天早晚為高允供應飲食,每月的初一和十五贈送給他牛肉和美酒,每年的春秋兩季贈送他各種山珍海味,還要按月發給衣服絲綿和綢緞。高允卻只留下鼓樂,其餘的賞賜還是全部發給了親屬和故舊。
九十八歲那年,高允已經無法行走,孝文帝心裡很難過,派使者賞給高允各種精美食物和物品,總計有一百多種,把庭院堆得滿滿的。家裡人全都喜形於色,但高允看著這些東西卻只淡淡地說:「皇上認為我太老了,賞賜這麼多東西,正可以分發給客人。」
不貪求、不放縱,這大概就是高允能夠成為「不倒翁」的祕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