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亞蓁〈浴妄〉 水墨紙本,126×90 cm,2022
圖/國立高雄科技大學、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鄭銘梵〈流光之器9號〉
鐵絲網、玻璃、琺瑯,53×37.5×28.5cm,2018
圖/國立高雄科技大學、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文/國立高雄科技大學、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鄭銘梵〈流光之器9號〉
鐵絲網、玻璃、琺瑯,53×37.5×28.5cm,2018
此作品藉由地心引力與流體力學之原理,引領高溫熔融狀態下的玻璃穿越金屬網隙間以向下墜落姿態前行,彼此穿梭交錯著,展演生命力的交錯躍動。如觸手般管壁頂部的穴狀空間,承接來自上方的光線,使玻璃形成傾瀉而下的光之器皿。
張亞蓁〈浴妄〉 水墨紙本,126×90 cm,2022
台北是個新舊建築交錯的城市意象,許多施工中的大樓,伴隨著舊式的住宅公寓、三合院。此件作品描繪作者對自然與居住環境之間的關係想像,從腦內迴盪的施工聲音想像出故事場景,把建築、山石介入到室內梳洗的浴室,回憶居住環境的變化。人們在擁擠的城市裡,都希望有一個屬於自己歸屬的小盒子,這個盒子像是以住宅為界線的私領域,物質上的住宅是人們的避風港,同時也在尋找精神上坐落的安棲處所。
展期:即日起~7月13日 時間:9:00~18:00
地點: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本館第四展覽廳
佛館官網:www.fgsbmc.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