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澤流風】 碧霞宮與岳飛信仰

文/魏世昌 |2025.05.05
24觀看次
字級
岳母教忠雕像(右)與岳飛騎馬銅像。圖/魏世昌
碧霞宮〈天地正氣〉牌匾。圖/魏世昌

文/魏世昌

在宜蘭市碧霞街,靜靜佇立著一座近兩百年的古廟──碧霞宮。乍看之下,它與台灣街巷常見的寺廟無異,但踏入廟埕,抬頭望見〈天地正氣〉的匾額,便能感受到那股穿越時空的忠義氣息。這裡,主祀的是南宋名將岳飛,諡號「岳武穆王」。

在台灣浩繁的信仰體系中,媽祖護海、土地公保境,信眾各有所託。然而,主祀岳飛的廟宇屈指可數,碧霞宮便是其中極為珍貴的一座。它既是信仰中心,也是歷史縮影,串連起移民過海的鄉愁、對忠義節操的追思,以及在地文化的延續與轉化。

碧霞宮的創建,可追溯至清道光十五年(一八三五)。彼時,大批來自福建、廣東的漢人移民,隨著黑潮東渡,將岳飛的神像與香火一併帶來台灣。他們選擇在蘭陽平原這片新開拓的沃土建廟奉祀,既為祈求庇佑,也為延續原鄉的忠義信仰。

與台灣民間多數由自然崇拜或地區守護神演變而來的廟宇不同,碧霞宮祭祀的,是有史可稽、有血有肉的歷史人物。岳飛,這位以「精忠報國」名留青史的民族英雄,雖死於權臣構陷,卻在千百年後被百姓以神格供奉。在碧霞宮,岳飛不只是軍神,更是「忠義」的化身,一種橫跨朝代、越過海峽、深入人心的精神象徵。

漫步碧霞宮,不難發現建築細節中所藏的文化密碼。其木構屋架古樸雅緻,屋頂燕尾高翹,象徵護佑與飛升。廟門前的石獅守望四方,廟內梁柱雕飾忠烈圖像與書法匾額,其內容多與忠孝節義、精忠報國等主題相關,處處可見岳飛精神的投射與延伸。

值得一提的是,碧霞宮近年新增一尊「忠孝帝君民族英雄岳武穆王」銅像,由岳武穆王第二十八氏嫡孫岳朝軍等眾親發起並捐助建造,以凝聚後裔與地方百姓對先祖的敬仰。這尊銅像展現岳飛騎馬英姿,威風凜凜、氣貫長虹。銅像重達八百公斤,由大陸雕刻家謝果親手雕製,歷時七個月完成,基座則交由台灣團隊負責施作。

每年祭典期間,廟方會舉辦「岳王誕辰祀典」,不只是宗教活動,更是社區文化的一次重申與聚合。今人拜岳飛,或不再單為征戰沙場而祈,但他所代表的精神,卻依舊為我們提供著指引。在這個多元價值並陳的社會裡,碧霞宮所象徵的忠義、正直與堅定,正提醒著我們:歷史不是沉睡的遺跡,而是活在我們的每一個選擇與信念裡。

宜蘭人以碧霞宮為傲,因為在這座廟中,保留了一種在時代變遷中彌足珍貴的信仰──對正義的信仰,對理想的忠誠,以及對歷史的記憶。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