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承諾 不離!不棄!不厭!

陳玲芳 |2018.02.15
2105觀看次
字級
楊靜宇醫師與收養的三隻「院狗」合影。圖/陳玲芳、楊靜宇醫師提供
楊動物醫院的獸醫團隊,正在救治由台北市動保處轉交的受傷流浪狗。圖/陳玲芳、楊靜宇醫師提供
動物醫院,扮演犬貓等寵物的守護神,在飼主間建立起良好口碑。圖/陳玲芳、楊靜宇醫師提供

文/記者陳玲芳

在台北天母開設動物醫院邁入第三十年,獸醫師楊靜宇早與無數的飼主,建立起「寵愛毛小孩」的友誼。

很多國人聽過日本東京澀谷車站前「忠犬八公」銅像的故事。秋田犬「小八」,長達十年,夜以繼日地在車站,默默等待主人歸來的故事,令人動容。

此外,由真實事件改編為膾炙人口電影的《再見了!可魯》,導盲犬「可魯」忠誠純真、善解人意,勾起人們心中最深處、最溫柔的情感,也讓所有讀者與觀眾,情不自禁為狗狗流下感動的淚水,並於二○○四年起,掀起一波「拉不拉多犬」的養狗風潮。

爾後,公共電視台購入由日本 NHK 製作,的《導盲犬可魯的一生》,希望讓大眾了解,導盲犬機制在社會公共設施裡占有重要的一環,對盲胞的生活,有更積極的貢獻;同時,也讓一般大眾認識導盲犬的存在,該如何對待導盲犬,切莫用錯誤的方式,去干擾或影響導盲犬日常的工作,因為牠們不單單是狗兒,也是「專業的工作者」。

愛無止盡 不忘初心

楊靜宇的動物醫院,設在士東國小旁將近三十年。他指出,近十年來,台灣飼養寵物的家庭由平均「六點九戶」養一隻,成長到目前「三點九戶」養一隻,他認為,現代人養狗,已不再像從前,僅賦予看家、守門的任務,取而代之的,可能是更親密、如同「家中一分子」的關係。他強調,狗狗對主人的功能不只是陪伴、解悶,其實還兼具釋放壓力、療癒心靈的作用。

他擔任許多名人寵物的家庭醫師,其中,陽明大學醫學院藥理教授潘懷宗,曾經跟他分享一個有趣的發現,是芬蘭醫師伯格羅斯(Eija Bergroth),二○一二年七月發表在《小兒科》(Pediatrics)期刊的研究指出,相較於家中沒有養寵物的嬰兒,家裡養狗的嬰兒較不容易發生感冒、耳部感染等情況,而且在一歲前也比較少需要使用到抗生素。

儘管養狗好處多,楊靜宇仍建議大家不要盲目跟風、衝動性飼養,更提醒愛狗人士,在飼養品種狗之前務必先做足功課,確認自身的環境、個性與心理素質都能負擔,才把狗狗們帶回家。千萬別因為可愛吸引人的外型,而動了飼養的念頭,卻在發現狗狗的性格、體型及遺傳性疾病與當初所想有差異時,翻臉無情如處理舊衣舊鞋,「離」牠而「棄」。

楊靜宇曾在網路上以「想帶我回家,請先認識我:品種狗常見問題」,整理了台灣民眾喜愛的十六個品種狗類型,包括秋田、拉不拉多、黃金獵犬、柴犬、哈士奇、米格魯、約克夏、紅貴賓、吉娃娃等,將狗狗各自的基本資訊和飼養注意事項都條列出來,建議想帶狗回家的人,一定要深思熟慮,且在做下養狗決定的同時,也要如同遵守婚約一樣「與狗狗約定,此生不離不棄」,並且籲請大眾:以「領養」代替購買。

愛的領養 殘而不缺

五十年次的楊靜宇,身為家中「獨生子」,從小就喜歡、也飼養過包括犬貓在內的小動物。他的動物醫院裡,有三位長期狗住客,從最年長到最年幼分別是「多莉」、「弟弟」和「小黃」。多莉是一隻後腿不良於行、將近十七歲的米格魯,主人在十幾年前即上網在國外訂購了兩具輪椅,一個放醫院、一個放家裡。主人因工作關係,無法給多莉良好照顧,因此付費讓多莉住在楊動物醫院裡,假日再帶多莉回家小住兩天,如此模式轉眼已持續超過十年。

另一隻「弟弟」,是白色的狐狸狗,多年前從五樓墜落、造成骨折,不但傷到脊椎、也因左前腳潰爛截肢,最後只剩右前腳能稍微行走,由於無法自行活動,主人拜託楊靜宇收容。主人說,「弟弟」一開始的狀況只能用「慘不忍睹」形容,所幸,在楊靜宇的細心照護下,就像「被施了魔法般」,又變回人見人愛的狐狸犬。「弟弟」在楊動物醫院裡安養了近五年後,現在已經「去當天使了」。

最年幼的「小黃」,只有三隻腳,是台北市動物保護處轉交的狗狗,右前腳疑似因為捕獸夾而造成壞死,楊靜宇只好替牠截肢並絕育,原本希望小黃可以找到有緣的領養人,但從三年前徵求領養人,至今皆未如願,目前已被楊動物醫院收養為「院狗」。

愛的看顧 相伴久久

長期擔任犬貓等寵物臨床獸醫師的楊靜宇指出,「伴侶動物」在社會上的重要性不斷增加,獸醫師工作隨著醫療技術、設備、藥品等不斷進步之下,許多原本無法治療的疾病,或是早期可以檢查出的慢性病症狀,都能夠被發覺、治療以及預防,如犬心絲蟲症、腫瘤、白內障手術、糖尿病等等,醫學進步延長了伴侶動物和主人們相處的時間(平均為十二至十五年),更撫慰了人們的心靈。

在漫長的行醫歲月當中,他也經歷了許多難忘的人、事、物,碰過許多感人的故事。大多數病例,都能治癒康復、完美收場,但也有無法挽回、令主人捶心肝的病例。期間,楊靜宇最常聽到的一句話是:「早知道就如何如何……」

有位飼養馬爾濟斯的主人,兩年前就發現狗狗的第四對乳腺有一顆黃豆般大小的腫塊,卻不以為意,直到最近三周,腫塊突然變大才帶牠就醫,經確診為「惡性乳腺腫瘤」,且已經轉移至胸腔,無法進行治療。這讓主人非常自責,嘴裡不斷重複說:「早知道,兩年前就該帶牠來!」

根據農委會推估,台灣各縣市家犬與家貓數量為二百二十八萬隻,四年間成長了兩成,相當於一年以五個百分點的幅度成長,顯示「毛小孩」已逐漸成為不少人家中的一分子。不少寵愛毛小孩的飼主,除了會為毛寶貝尋找專屬醫師、訓練師、美容師等,更注重毛小孩的飲食,希望牠們都能吃出健康。如近年來廣受人們重視的養生食材「藜麥」,最近也被添加在寵物的配方飼料中。

數年前,楊靜宇曾出版一本狗狗照護指南《報告狗老大》,從選擇適合自己的狗狗開始,針對養育狗狗需要知道什麼?隨著年齡成長該給什麼營養?疫苗如何選擇?不同季節該注意什麼?書中內容涵蓋愛犬保健與日常照護、植入晶片、常見疾病與預防、懷孕與生產照護、減肥的重要、怎麼吃才健康、預防針、愛犬送行等,希望飼主能夠全面掌握狗狗的健康狀況與生活習性,讓所有飼主不再因為「不了解」而心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