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數不清!大自然的生物多樣性》
作者:尼古拉.戴維斯(Nicola Davies)
譯者:朱恩伶
繪者:艾蜜莉.薩頓(Emily Sutton) 圖/上誼文化提供
書名:《數不清!大自然的生物多樣性》
作者:尼古拉.戴維斯(Nicola Davies)
譯者:朱恩伶
繪者:艾蜜莉.薩頓(Emily Sutton)
圖/上誼文化提供
文/劉佩芬
尼古拉.戴維斯是動物學家也是童書作者,曾參與BBC自然科學節目的製作,撰寫過許多受歡迎的科普類書籍。他與藝術家艾蜜莉.薩頓共同創作《數不清!大自然的生物多樣性》,教導孩子認識何謂「生物多樣性」。
下班後,坐在書店裡發現一本兒童圖書《數不清!大自然的生物多樣性》,除了作者尼古拉.戴維斯的文字故事之外,循著繪者艾蜜莉.薩頓美麗精采的插畫,整個大自然示現在我們面前。
大自然裡的動植物多到數不清,每年還持續發現許多新的生物,像是迷你變色龍、斑馬章魚、藍眼斑袋貂等等。同時有許多生物已消失滅絕,包括袋狼、旅鴿、越南爪哇犀牛、奇輝椋鳥……甚至還有一些可能在人類發現之前就絕種了!閱讀這本書,讀者可從圖畫中尋找不同生物,從陸地到海洋——已被發現的、過去曾經存在但已消失、尚待我們去尋找的……教導孩子看待大自然的生物多樣性,認識有趣的動物名稱,同時也讓孩子了解到尊重生命、同體共生。
最近新聞頻頻出現空汙問題,這些生活中的問題跟我們息息相關,生物透過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可以使二氧化碳在大氣與陸地之間進行交換。而海洋中,除了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外,生物性碳酸鈣的沉澱與溶解,以及二氧化碳氣體的溶解與逸散等作用,亦會促使二氧化碳在大氣與海洋之間進行交換。
珊瑚礁素有海中的「熱帶雨林」之稱,其擁有非常高的生物歧異度,同時也是許多種海洋生物生存及孵育下一代的重要棲地。然而,在海洋酸化的影響下,澳洲大堡礁(Great Barrier Reef) 珊瑚的造礁速率自一九九○年以來已減緩了百分之十四。進而造成珊瑚礁分布面積逐漸縮小,甚至有朝一日會完全消失在地球上。
由於人類的貪婪不經心,導致大自然的失調逐一被破壞,例如蒙古七成草原沙漠化,六十萬遊牧族被迫搬遷,自工業革命後,由於化石燃料的使用,以及土地利用方式的改變,人為活動將原本被封存於地層中的碳,快速地釋放至大氣當中,徹底擾亂了碳在自然界中原有的循環節奏,於是生物正以非常快的速度消失。
每種生物都是互相依賴的,認識動植物的名字,欣賞牠們/它們的顏色、構造、生長方式、生態習性等等。了解每一種生物彼此之間的食物鏈,牠們/它們都互相有關聯、互相依靠,只要有一種生物消失,就會有其他生物跟著不見。而人類也是這個大家庭裡的一分子,如何能夠不重視這個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