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宗教的心靈對談 文/如常法師 |2018.01.07 語音朗讀 1319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各宗教代表於大佛平台合影。圖/人間社 心培和尚為巴西黑聖母掛牌。圖/人間社 武當山道樂團以祥和道樂搭配《道德經》吟唱,引領人們感受「道」的玄妙。圖/人間社 文/如常法師 「世界神明聯誼會」今年已邁入第七年,第八次舉行,有七百家宮廟、近二千尊神尊參與。今年最大特色是「愛與和平祈福音樂會」與陣頭表演文化交流。其中「愛與和平祈福音樂會」首度舉辦,有來自巴西天主教、法國猶太教、英國伊斯蘭教及海峽兩岸基督教、儒教、道教、佛教等各宗教齊聚一堂,或以演唱,或吟唱,或讀誦,或舞蹈,展開跨宗教的心靈對話。此外,各方陣頭精采表演,目不暇給,吸引兩岸及外媒關注。還有五萬信徒匯聚在菩提廣場,當心保和尚唱〈佛寶讚〉及恭讀星雲大師〈為佛牙真身舍利祈願文〉時,不同信仰的信眾都神情專注,雙手合掌。 見此空前盛況,令人震撼、感動,回憶往事,想到大師獨到的見解及崇高的宗教情操,想到大師為促進宗教和諧與交流所做的努力…… 六十幾年前,星雲大師初到台灣,發現各宗教之間彼此沒有往來。當時大師就想,如果宗教之間可以聯誼合作,不要互相排斥,就如太虛大師過去曾發起組織「中國宗教徒聯誼會」的理想,必能為國家前途盡一分心力。 五十年前,大師創建佛光山後,就有一些信徒抬著他們的神明,到佛光山大雄寶殿拜佛,他們說,這是神明叫他們來拜的。神明到大雄寶殿的時候,神轎會隨著抬轎者的舞步上下搖晃。當時香燈師就跟大師投訴,他們的樣子實在難看,應該不要讓他們進入大雄寶殿。大師就責怪他,人都可以拜佛,神明為什麼不可以?神明拜佛就是抬轎的人起舞,這有什麼奇怪? 佛光山剛開山不久,星雲大師和天主教的羅光主教相識,雖然彼此信仰不同,但他們從沒有為宗教辯論過。一九八九年,《聯合報》邀請星雲大師和羅光主教在台北舉辦一場「跨越宇宙的心靈」座談辯論會。活動開始前,大師問:「主教,我們等會兒怎麼辯論呢?」主教說「各說各的。」大師覺得他這句話回答得很妙。又有一次,羅光主教在台北天主教公署舉辦「宗教聯誼會」,各宗教難得相聚在一起,為表示友好,就有人提出「三教一家」、「五教同源」,當場有不少人共鳴。當時大師就問羅光主教,「如果把釋迦牟尼佛、耶穌、孔子、穆罕默德、老子,供在一起,您願意拜嗎?」他說:「我拜不下去!」 二千六百年前,佛陀悟道時發出的第一句宣言是:「大地眾生皆有佛性。」說明一切眾生都是平等。星雲大師在〈宗教三寶──各有各的爸爸〉一文中提及,各宗教的教義不同,沒有誰高誰低,誰大誰小,不應有所分別。大師主張宗教之間彼此要和諧、尊重、包容、交流,應「同中存異、異中求同」,並建立「能分能合」的宗教觀,才合乎中道。 星雲大師說:「真正的修行人,是要『行佛』,而不只是『學佛』而已。」多年來我一直在揣摩這句話的真義,今年參與世界神明聯誼,我對大師的這句話的體悟,比七年前第一次聽到大師說要舉辦神明聯誼更深刻,也更佩服大師的高瞻遠矚,深謀遠慮,以及為眾生的慈心悲願。 前一篇文章 共修看板 下一篇文章 談朝聖 ──「佛國淨土朝聖之路」 熱門新聞 01中秋草地音樂會 祈願世界和平2025.10.0702秋節送暖 佛光人進光復祝福2025.10.0903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禪師與禪詩 6-52025.10.0704拚日能源自給自足 高市力挺核能2025.10.0705三好校園化身賑災物資中心 菲師生協助包裝2025.10.0906西藏珠峰突降暴雪 傳近千人受困2025.10.0707新馬寺佛光普照 大馬民眾慶中秋2025.10.0708曼城佛光山贈圖典 愛丁堡大學典藏2025.10.0709光復鄉重災區4校 今全面復課2025.10.0710【詩】 秋水渡2025.10.0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朗朗晴空】點亮心燈 照亮前程【人間行者心】自在的素食心 —— 信仰的生活實踐 禪話.話禪 開發佛性找回真心【修行在人間】佛心的慈視5【人間行者心】感恩茶會 一場殊勝的相遇心保和尚闡述《八大人覺經》修行是生命最好的投資 作者其他文章【向星雲大師學管理】 花樹鳥獸 悠遊佛館天地【向星雲大師學管理】 我和大師的因緣三部曲(下)【向星雲大師學管理】 我和大師的因緣三部曲(上)【向星雲大師學管理】 春天歡喜的節慶 國定佛誕節(上)【向星雲大師學管理】 心的旅程 夜宿博物館【向星雲大師學管理】 每一個名字 都啟動了善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