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星雲大師學管理】 每一個名字 都啟動了善循環

文/如常法師 |2022.04.10
1770觀看次
字級
佛館的建設,發心捐建者來自全球,比如:佛館山門由羅李阿昭女士捐獻。圖/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八塔分別由蔡其瑞、白清棟、賴維正、謝其昀、戴正吳、邰鑅、溫三郎、廖萬居等發心。圖/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大師為了感恩,於是在南北兩廊碑牆上,鑴刻所有護持者的功德芳名,以誌謝忱。圖/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高齡已九十多歲的郭老菩薩(右二)在佛館參觀「星雲大師一筆字」時,如願地見到大師。圖/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文/如常法師

家住高雄的郭興文老菩薩,每天固定在撲滿裡投入銅板,每當撲滿裝飽了零錢,他便要求在第一銀行擔任經理的兒子郭建華,帶他來佛館隨喜做功德。如此護持佛館,數年來不曾間斷,除此之外,也與同修共同護持「佛光大佛」刻名。

有一次,高齡已九十多歲的郭老菩薩在佛館參觀「星雲大師一筆字」時,如願地見到大師。兩位長者把手言歡,互相問候寒暄,並在道別前一起合照。郭老菩薩欣喜得如同孩子一般,將那張「與大師把手言歡」的合照視為傳家之寶,逢人總是興高采烈地說著,佛館是他的御花園,是他心靈的園地。

十方功德主

齊心護持建佛館

老菩薩視為心靈御花園的佛陀紀念館,是集「千家寺院百萬人士」功德主所共同成就,捐贈者遍及全球。大師為了感恩,於是在南北兩廊碑牆上,鑴刻所有護持者的功德芳名,以誌謝忱。

當年幾經周折,在佛光山隔壁找到佛陀紀念館的建地,但一時之間,佛光山並無能力購買這一塊地。後來,幸得信徒張姚宏影、曹仲植、潘孝銳等人一同贊助出資;很多信徒也因佛陀真身舍利的因緣而發心幫忙;最後終能靠著大家的力量,成功買下這片建地。

佛館的一些重要建設,發心捐建者來自世界各地,比如:佛陀紀念館山門由羅李阿昭女士捐獻;本館大門由菲律賓陳永年先生奉獻。

八正道塔的發心者分別有:

一教塔:蔡其瑞、黃淑滿捐建。

二眾塔:白清棟、陳玲琴捐建。

三好塔:賴維正、李美秀捐建。

四給塔:謝其昀捐建。

五和塔:戴正吳、高美娥捐建。

六度塔:邰鑅、邰凌雲捐建。

七誡塔:溫三郎、陳麗真捐建。

八道塔:廖萬居、周粉捐建。

四聖諦塔分別有:

觀音塔:陳捷中、蔡蝴蝶捐建。

文殊塔:李忠義、楊玉瑛捐建。

普賢塔:葉清山、陳和順、戚品淑、陳玉蓮捐建。

地藏塔:陳振常、陳曾四欣捐建。

雙閣樓:莊雅清等人捐建。

珍惜因緣

等待花兒綻放

每一個名字,都是心靈工程的一部分。在佛館這座建築裡發生的種種真情、善緣、美事,都來自於功德碑牆上,所有名字啟動的善循環。有一位教育者的故事讓我印象深刻。

二○一七年國際書展時,時任屏東縣新南國小校長陳淑蕙,陪學校孩子來佛館戶外教學,聽到導覽的佛光老師為孩子介紹〈佛陀行化圖〉中「度化鴦掘摩羅」的故事。

看到佛陀堅持度化的用心,陳校長驚覺自己遇到的每一個孩子都是一朵花,每一朵花都與眾不同,都有屬於自己的花期。所以她不再用「挑戰」的角度來看待老師的工作,而是想著如何學習與奉獻,勇敢面對問題,珍惜每個修福修慧的因緣。佛館的啟示讓她知道,花兒一旦開出來,就同樣是芬芳美麗,無有分別。

等待不同的孩子在不同的時節開花,陳校長期許自己用最大的慈悲來陪伴,要做的只是灌溉、保護,等待花兒在屬於自己的季節,最燦爛地綻放。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