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水上分會辦理福慧家園一日遊合影留念。
為蔡宜蓁夫妻。
文/人間社記者胡文豐
嘉義圓福寺水上分會蔡宜蓁,參加佛光山福慧家園共修會,是在今年五月份的一個因緣。水上分會舉辦福慧家園一日參訪,當時因為家中小孩高中聯考剛結束,想帶去拜拜而報名參加。
五月份的福慧家園講座,當日與談人有一位是剛考上醫學院的學生,學生的媽媽也是與談人之一。聆聽與談人現身說法,不僅讓自己受惠,孩子也獲得許多啟發與成長。蔡宜蓁說,會長陳季英全程帶隊的攝受力感動了女兒,回家後和爸爸分享所見所聞,過程中感到非常歡喜。之後的佛光會活動,全家人只要有空便一起參與,因為福慧共修,不但體會心靈的成長,也讓一家四口都成為佛光會員。
加入佛光會已十二年的蔡宜蓁表示,每每參加福慧共修都滿心歡喜與期待,家人間的話題不再只是柴米油鹽、課業及工作,而有了「佛光山」的共通語言。藉由聆聽許多人生經驗、歷練豐富的與談人分享後,開始懂得學習包容、關心、分享與付出,讓家人感情愈加親密與融洽。
此次福慧共修主題「談信仰」,蔡宜蓁說,聽到與談人的分享,心中也產生無比信心與力量。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清水分會督導宋孟政的自身經歷,在信佛前,人生不如意之外再加上喪子之痛,但是與佛光山結緣、信仰佛教之後,奉行三好與四給、積極行善,從而改變了自己與家人的命運,因為能「給」也帶來了「歡喜」。
共修活動結束後,她與先生討論可以為彼此做些什麼,兩人的共識是:第一,彼此學習包容及認同對方;第二,對孩子要更加用心,對自己負責;第三,盡量參與佛光會及共修活動,接引有緣大眾一同瞭解正知、正見的宗教及道場,力行「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三好運動的佛光文化,建構人間「真、善、美」的大同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