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六十一歲韓媽媽,兩年前罹患白內障,但聽朋友說白內障手術後,視力不見得更好,因此遲遲不願動手術。眼科醫師指出,國家衛生研究院及國民健康署曾對老人視力功能進行調查,結果顯示,約二成多的老人自述視力差,其中老花眼占最大宗,近四成會出現憂鬱狀況,問題不容小覷。
平日在家幫照顧孫子的韓阿嬤,因為孫子向女兒反映「阿嬤變得好奇怪、笨笨的」,戴著老花眼鏡念故事書時,也常無緣無故發呆,「煮的飯菜裡也常有螞蟻、菜蟲」,孫子覺得害怕,表示不想跟阿嬤在一起。女兒擔心媽媽可能生病,多方溝通下,始知媽媽是因為白內障影響視力。
白內障暨屈光手術醫學會理事長張朝凱醫師表示,導致老年憂鬱的成因很多,包括身體、心理、社會家庭等,而憂鬱症狀大多為精神不佳、情緒起伏大、時常發呆、對生活感到不安和對自己沒有自信。提醒民眾,若家中長輩出現視力問題,需說服長輩及早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