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吃素的人,能不能吃中藥?」中醫師表示,中藥藥材來源,主要仍以「植物」為主,不過可選擇效果相類似的植物藥材代替動物藥材;中醫會對前來就診的素食病人,在其病歷上作註記。
奇美醫學中心藥劑部中藥局組長黃宗賢表示,一般依飲食習慣區分,素食又可分為全素、半素、蛋素、奶素、植物五辛素等。中醫部會對來就診的素食病人,在其病歷上作註記。當病人下次回診就醫時,會配合提醒醫生詢問病人,是否要避開動物性藥材。
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主治醫師鄒曉玲表示,門診曾遇一對父母帶兩個小孩來看診,他們全家都是素食者,媽媽有心悸胸悶、喘不過氣來的氣血虧虛症狀,正值青春期的孩子則待「轉骨」,最小的小孩有「鼻過敏」困擾。經她問診、與病人溝通後,給予植物類中藥治療。
鄒曉玲說,在中藥使用的藥材中,植物藥材占大部分,但偶爾還是會遇到需要開立動物藥材的時候。雖然醫師可以選擇治療效果相類似的植物藥材代替,例如殭蠶、蟬蛻等祛風辛散的動物藥材,可以改用桑葉、薄荷等植物類藥材,取代部分功效。但每味藥材仍有其個別特殊性,替代的植物藥材,有時無法完全發揮動物藥材的療效。
時序進入冬季,常見的食補藥膳如十全大補湯、八珍湯、四物湯、四神湯等都是植物性中藥材,素食病人毋須過度擔心,燉煮時可以菇類和豆乾類代替肉類食材,一樣可達「冬令進補」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