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豐子愷.護生畫集
文/林少雯
十日書齋九日扃,春晴何處不閒行,
瓶花落盡無人管,留得殘枝葉自生。
──徐獻可詩.朱幼蘭書寫
「留得殘枝葉自生」,光讀這畫題,就讓人心中生起歡喜;再細品此幅畫,見到在人為環境中,幾枝插在瓷瓶中已然花朵零落,只剩殘枝的花莖,竟然能夠自力更生,再長新葉,怎不令人歡喜!
生命是既強悍又脆弱的,不論動物或植物都一樣。強悍的獅子和老虎,可以統領山林,成為獸王,受到所有動物的敬畏,但是卻不敵人類的一枝箭或一顆子彈。地震中,一位平日弱不禁風的女子,為了救孩子,可以在瓦礫堆中,掀起一片倒塌的厚重牆。
獅子、老虎和人的遭遇,都是在考驗生命的能耐。不同的是,獅子和老虎的力氣比人強大,但在人類的殺心下,牠們顯得弱小,而遭摧殘;人類女子則因為發自內心的愛而去對抗自然,故顯得強大。
此幅護生畫中的瓶花,原是置放於書齋中的裝飾,因主人在春回大地之時,賞春踏青去了,瓶花因此而乏人照料。花枝上的花萎敗零落,似乎生機已盡,但是瓶中尚有水養著殘枝,枝頭竟然再生新葉。
這是何等道理?無他,原來生在自然環境中的花枝,在人為環境中求生存,原本繁花落盡時,就該被人取出丟棄,令其真正死透,但因主人不在家,它反而掙扎求生,長出新葉。主人回家一看,瓶花跟先前不同,又有一番風景,看著憐惜,把新葉當成花朵,讓它在瓶中繼續生長。這是天地好生的鐵證!
荀子在《天論》中言:「不為而成,不求而得,夫是之謂天職。」意思是說,無所作為而自然生長,自然成就,不待求取而自然獲得,這就是天職。獅子、老虎被人殺害,意謂人替天行道,這有違天理,畢竟人不是天;在地震中救孩子脫困的女子,強大的力量,不是天,而是自發的,天不予干涉;瓶花在殘敗中努力求生,是自然,是天理,是天職。
萬物順其自然是天之職,人為干擾是與天爭職,豈是可為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