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蘇嘉祥(資深媒體人)
全國單項協會理事長、祕書長們,日前齊聚台北市朱崙街體育大樓,聲討體育署及教育部,指出政府最近大開體育倒車;體總會議最後作成決議,宣布停止日前體總受體育署委託的「網路代轉民眾加入特定體育團體(即各運動協會)之報名」。
隔一天,全國體總會長更宣布,先前已報名各協會的民眾資料作廢。體育署只有發布:即日起該報名網站移至體育署。
這大概是台灣體育史上,前所未見的各單項協會集體杯葛國家體育主管單位,過去一百多年來,不管是追溯日治時代起的台灣體育,或追溯一九一二年在大陸建立的中華民國體育史,從沒有看過國家政府體育主管單位,和民間的體育組織對立如此嚴重。
四日下午在這場名為「中華民國體育總會第七屆第二臨時會員大會」的會議上,嚴肅緊張、火藥煙硝味重。
主席張朝國不客氣地批判體育署配合立法院不合宜決定,接著包括籃球、棒球、拔河、網球、鐵人三項等協會,嚴厲批評體育署罔顧國際體育現狀,想催毀很不容易建立的民間體育架構,台灣運動今後不但無法推展,也面臨被國際運動總會停權、孤立。
體育不是人人都懂的事,事關國家顏面,是一個足以單獨成立部會的專門產業;台灣政客百年來一直沒拿體育當作重要事。
二○一五年九月八日,「體育節」(國民體育日)前夕,蔡英文在內湖運動中心舉行「體育政策發表會」,宣布一本由泛民進黨體育人士編印的「體育白皮書」,講得沸沸揚揚,其中第三大項第三小項宣示要促成「體育人民團體法」,讓我國體育團體得以和國際體育掛鉤,和體育先進國家的運動協會領導人一樣,不受任期限制,可以十年、二十年持續領導我國協會,並且進一步爭取在國際組織成為領導人。
但是從最近半年來,執政黨強力介入主導,並且三讀通過的「新國民體育法」,卻剛好相反,不但完全抹煞協會辛勞和功勞,還把所有理事長當作十惡不赦的壞蛋,試圖全部推翻,由「自由加入」的會員,直接選舉理事長。
體育署、教育部、行政院或直白地講就是執政黨,有心想要讓我國的體育更好,也希望政府補助的經費有效管理運用,不要納入私人口袋,試圖利用網路上運動迷發起的「開放協會」、「理事長直選」、「公開公平」口號,全面性、大幅度地整頓各體育運動協會。
但是過去數十年來,辛辛苦苦栽培幼苗、訓練青少年,建立國際關係,參加國際錦標賽的各運動協會,眼看多年努力被輕視羞辱,他們擔心如果交給一批沒有組、訓、賽經驗,沒有國際人脈的新人,會不會斷送台灣努力六十年的基礎,以後運動團隊成績退步怎麼辦。
體育運動協會如同全國工會、全國商會、農會、漁會,參加的會員除了熱忱之外,必定要具有專業,當然要先審查資格,要繳交會費;經由嚴格的監督,讓各運動協會健全運作,而不是一味的全面開放,取得執政權就應該展現有前瞻宏觀能力,要會判斷是非黑白;而非跟著瞎起鬨,迷失在網民鄉民的攪和。
台灣會不會在本世紀成為國際體壇笑柄,就看執政者的智慧了。
本版是公眾園地,所有刊出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