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天氣轉涼,中小學相繼在制服上進行換季,有很多學校早在新生註冊時,已要求購買所需要的春秋兩季的制服,包括長短袖上衣、褲、裙與冬令外套,尤其是私立學校的制服,因為要求品質,所以讓家長需要付出高額代價。
不論是國中七年級或高一學生,或許學校希望透過丈量後給予合身的制服。只要保持良好清洗與維護,兩套輪流換穿,應該沒有疑慮。因為中學生適值發育成長階段,難免有些家長寧可在尺寸上加大,只是這樣可苦了孩子們,試想在課堂內外穿著鬆垮垮的制服,既不美觀且更有失大方,而老師們也不忍予以規勸或要求改進。
只是完全依照合身量製的學生,遇到長高或長壯,不論是新學期帶來或換季,重新花錢購買新制服是一件大事。如何讓中學生的制服不再變成家長經濟的夢魘,例如讓二手制服在學校與公益團體「生生不息」,筆者認為該是鼓勵、提倡時刻。
也就是說,有親朋好友或兄姐等完成學業,除了刻意留下制服當紀念外,清洗乾淨後加以「傳承」;學校或公益團體的「二手制服」則針對中低收入戶分別贈予。
台灣的氣候因為不再四季分明,尤其是隆冬、寒冬只是偶而出現,以往規範的昂貴的外套,除了明星貴族私校常常被要求穿著外,大部分的公立學校似乎並不嚴格規定,反而是一般家居的便服夾克、便裝反而充斥校園,所以換季的外套制服可以取消了。
林畇(新北市/退休國中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