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逢瑛(桃園市╲元智大學助理教授)習近平在中共十九大結束之後,習思想確定進入中共黨章,英國《經濟學人》雜誌稱習是世界最有權力的政治人物。顯示習近平要放手一搏,以強人政治領航,準備帶領中國朝著中國夢邁進。
此時,美國的抉擇至少有二:一是中美合則兩利,分則兩害;二是半路殺出程咬金,成為中美戰爭的導火線,例如川普口中的「火箭人」金正恩,誤觸美國地雷而導致第二次韓戰。
川普即將造訪中國,預期北韓問題仍然是國際焦點,而中美貿易逆差則是兩國之間的問題。相對於前者的核不升級問題,中美經貿問題較為好解決。
根據美國前國防助理國務卿艾里森的「修昔底德陷阱」,當崛起國家快速超過統治國家,導致國際體系的權力結構快速轉變,戰爭是最常見的結果。其中實力的消長是導致戰爭的關鍵。因此,艾里森非常擔憂中國已經全面超過美國,只剩下了GDP一項,中國就要成為了全球第一強國。艾里森關心兩個問題:第一,中國是要取代美國嗎?第二,中美會爆發戰爭嗎?
前者的答案,艾利森從李光耀在生前交流的口中得知,中國要做自己,沒有要取代任何國家,但是中國如果成為世界第一大國,那也是回復到中國曾經擁有過的光榮地位,中國自然不會拒絕。後者的答案,艾里森希望中美兩國領導人全面交流,他鼓勵中美跨部會全面進行互動和互信建構,共同防止戰爭發生。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日前訪美,其在中美關係中的角色一樣重要。
川普退出TPP了,其亞洲之行的意義在哪裡?川普知道要讓外孫女兒用中文唱茉莉花,歡迎習近平夫婦,顯示其深諳中國文化待客之道。在晚宴時,卻告知五十九枚巡弋飛彈發向敘利亞機場,敲山震虎,顯示通曉中國人好面子,乃運用中國人暗示的習慣。提醒習近平:北韓問題不解決,美國的選項會包括軍事。
然而,中國在亞洲的地位已經浮出,美國要避其鋒芒,搭其便車。一方面,這不失為緩兵之計,川普可減少區域軍事衝突拖累美國的機率;另一方面,中國是美國最大貿易夥伴和債券國,近年內中國的國家生產總值也將超過美國,川普把重點放在貿易平衡是實際的做法。
總體而言,川普要避戰,也要美國利益。如果習近平的抉擇是國際地位,那麼,中國不能無條件呼應美國的經濟制裁,特別是聯合國安理會的決議,要與美國事先溝通。為此,中國需要安撫北韓,不能讓北韓覺得中國袖手旁觀或任由自生自滅,否則,美國就會自己挑釁北韓,這將讓俄羅斯出手馳援,俄羅斯普亭總統的果敢和其外交承擔一向著名。那麼,中國將會在國際地位和經濟地位兩方面皆蒙上陰影。
日前,金正恩向習近平發出賀電顯示,中朝關係正在恢復,美國企圖破壞中俄朝三角關係的願望恐難落實,但是,美國與同盟關係會得到強化。美國不會願意與中國陷入新冷戰,因為中國仍將是世界經濟的發動機,川普眼中的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