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學瑣憶 永惺法師

文/星雲大師 |2017.10.28
1077觀看次
字級
香港西方寺。圖/取自網路

文/星雲大師

永惺法師(一九二六~二○一六),遼寧喀喇沁左旗人。和覺光法師同為倓虛大師的學生,是青島湛山佛學院的高材生。因為國共戰爭,倓虛大師把佛學院遷移到香港,所以香港的佛教,在江蘇人弘揚之後,後來就由東北的僧侶接棒弘傳。

永惺法師與覺光法師,同為東北人,同在香港為佛教的發展而努力,曾任香港菩提學會會長、荃灣西方寺方丈、香港佛教聯合會副會長、香港佛教僧伽會董事、美國德州佛教會主席。他很有心想要回到故鄉建道場、弘法,以回報鄉親,可惜因緣還未成熟。我想,若以「長使英雄淚滿襟」來形容永惺法師的心情,是很恰當的。

永惺法師相貌莊嚴,待人誠懇,尤其他對佛教的梵唄唱誦,聲音莊嚴洪亮,我曾多次聽他唱誦,都感動不已。在香港的佛教界,他和覺光法師一正一副相處了數十年,不知道會不會有「既生瑜,何生亮」的心情?因為他一直都沒有擔任過香港佛教聯合會的會長,即使有滿腔的熱忱,卻沒有用武之地,也很為可惜。

我想,凡是一個人的事業,必然有「獨木難支大廈」之憾,因此必須要有很多的人才,共同協力。據聞,永惺法師很有心要培養弘法人才,多次在西方寺籌辦佛教學院,甚至大陸的宗教局也協助其招生,可惜都沒有落實。只是佛教為什麼招收不到學生?留不住人才?個中原因值得佛教界大家來思考、反省。

在《貞觀政要》中有人問唐太宗︰「創業難乎?守成難乎?」 唐太宗︰「創業難,守成亦難!」 佛教今後需要的人才,就是能創業也能守成的人。

興辦社會學校 香港信眾稱讚

就如我,雖然很用心為佛教造就人才,但累積數十年的歲月,成就還是有限。目前,佛光山除了佛教學院以外,也辦了多所的大學,這些社會教育的成果,反而更有顯著的成績。而香港的佛教,在覺光、永惺、暢懷、洗塵、大光等法師的領導之下,也興辦多所的大專書院、中小學、幼稚園等社會學校,另有八所佛教圖書館開放給民眾閱覽和自修,為香港信眾所稱讚。

永惺法師常向我慨嘆:「我們都年老了,後繼何人?」現今,佛光山的教團,住持更替已經是第七任了,但是香港的佛教,依然缺少年輕的僧才接棒。所以,這許多的長老,就覺得自己更加辛苦了。

永惺法師辦過《菩提月刊》的佛教雜誌,也聯合組織過「此岸(生死迷界)──彼岸(涅槃悟界)」弘法法會,他希望帶動佛教徒,可以得度登彼岸,對他這樣的悲願,我也歌頌。希望香港佛教的教育、文化、慈善事業,都能有所進展,讓學佛人都有因緣、條件登彼岸,那就是最大的幸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